。
因此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只有其範圍大小,和時間緩急的問題,而沒有社會文化「轉型」(transformation)的問題。
我們和其他亞非拉國家就不然了。我們的現代化運動,發軔於「被迫向西方學習」,也就是「師夷之長技」。既然向「西方學習」,因此我們的「現代化運動」就多了個「西化運動」(Westernization)的階段。「西化」就是由東方式轉成西方式(簡稱「西式」或「洋式」)——從三家村的「土私塾」到大小城市中的「洋學堂」;從「父母之命」到「自由戀愛」等等的轉變,這就是所謂「轉型」了。——須知「土私塾」這一教育制度,和「父母之命」這一婚姻制度,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這種教育和婚姻制度,就是我們固有文化型態的一部分,這種千年不變的「型」態,一下要「轉」成「洋式」或「西式」的「洋學堂」和「(西式的)自由戀愛」,是十分困難的,和十分痛苦的。——就以婚姻「轉型」來說吧!我們「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呢?——這個例子,這種哭聲,縱在今日,仍是觸手可指,海峽兩岸皆然。這只是「社會文化」轉型的困難和痛苦的千萬個例子之一罷了。
各行各業,各有啟蒙之人
以上所舉只是兩個特殊例子。其實近百餘年來,一轉百轉——文物制度、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語言文字、文藝思潮、學術研究無一不是從千年不變,到大變特變——棄舊從新,舍東就西的。胡適等人當年提倡「全盤西化」,被人罵慘了。其實我們今日回頭看看,從我們本身開始,從頭到腳(上有西式分裝頭,下有大英洋皮鞋),從早到晚(早起刷牙刮鬚,晚上如廁熄燈上床),豈不是早已「全盤西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