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4 / 4)

小說:晚清七十年 作者:童舟

千架,艦艇如雲。原是聯合國中,不折不扣的四強之一。為什麼為時不過三年竟被一批土共的「鳥槍、鐵錘、土炮」(抗戰歌詞),打得落花流水?!等到華北失守時,長江以南半壁河山仍完整無缺。美國的魏德邁將軍說,國民黨如還剩下幾把 「掃帚柄」(broomsticks),也可把長江堵住,不讓共軍渡過。為什麼後來湯恩伯將軍的四十萬大軍,連幾把掃帚柄也不如,豈不怪哉呢?!

撇開我們親眼看到的「怪哉」不談了,再回溯上去一百年。且看那個「甲午戰爭」,那也是個怪哉的怪哉呢?!

世界第八位海軍

在甲午戰前,我們的大清帝國也有一支相當可觀的海軍呢!它擁有裝甲十四吋,配備有十二吋巨炮的七千噸主力艦二艘,和各式巡洋艦,、魚雷艇數十條。每次操演起來,擺出「船陣」,也是檣櫓如雲,旌旗蔽空,氣勢非凡呢!如把這些船艦,擺在今日的臺灣海峽,也還是一支可觀的鋼鐵長城呢!何況當年。

這支艦隊甲午戰前亦曾由清政府派往高麗、日本、南洋新加坡一帶巡弋示威。堂堂之陣、陣陣之旗,連歐美海軍大國的觀察家亦均拭目而視呢!據當時世界軍事年鑑的統計,大清帝國這支海上武裝,居世界海軍的第八位。排名僅次於英美俄德法西意七大列強。此時日本亦僱有大批歐美專才,訂購船艦,銳意發展海軍。然在甲午前夕,日本海軍全部噸位炮位及海戰潛力,實遠落我後;在世界排名僅為第十六位。按資料分析,清日對陣,日海軍斷非我之敵手也。

【附註】 其實所謂世界列強海軍排位問題,只是當年海軍年刊等一類書刊編輯,根據各國噸位與武器裝備,所作的比較之辭,並無絕對標準。甲午戰前,我海軍實力通常被估計,約在第六與第八位之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