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文意為「農民」),幾遭不測。而這時的西摩又為東方的「波爾」所困;其後進軍北京,更有幾百萬波爾在等著他們。因此英國這時侵華也是眼大於腹,手忙腳亂。它除掉勉強調出正規軍的四連炮兵來華之外,再無兵可調。侵華武力就全靠它在印度殖民地中所訓練的「紅頭阿三」(錫克兵),和它在威海衛所訓練的少數中國僱傭兵(偽軍)了。
美國原無作戰之心。美軍之最後入夥,實在是康格公使喊救命喊來的,而美國亦無多兵可調。這時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剛結束;麥金萊總統無意中竟然搞來一塊燙手山芋的菲律賓,也正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處理呢!在中國方面他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但是康格被困北京,命在旦夕,又怎能坐視不救呢——美國對入侵北京之戰,原是勉強加入的。
前段已言之,德、意兩國原是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的後起之秀。尤其是德國,野心無限、手腕毒辣,然究竟是個新手;夾於眾老牌之間,想後來居上,亦殊不易。這次在天津,它的主意是率領強大兵力,居諸寇之首。要不那就乾脆不參加,以待強大後援。——它不願像義大利那樣:無兵可出,僅派幾十名小卒,扛了一面大旗,追隨諸強之後,狐假虎威,以表示自己的存在。——德國既不想學意國,則庚子年攻破北京的實際上只是個「七國聯軍」。
聯軍的統帥瓦德西(Count von Waldersee),只是在七國聯軍攻破北京(八月十四日)之後的兩個月零三天(十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