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賢抽出佩刀,二話不說便一刀劈去。老主教頭面血如噴泉,白鬍子頓時變成紅鬍子。毓賢又補上幾刀,便把這位老人殺了。這一天他一共殺了傳教士及家屬共四十六人,包括十五個男人、二十個女人和十一個小孩。真是甚於虎狼,殘忍之極。(見管鶴著《山西省庚子教難前後紀事》及《李鴻章年(日)譜》頁四五〇暨 Robert C。 Forsyth 著《庚子年殉難中國烈士考》(The China Martyrs of 1900)頁三〇以下。)毓賢在山西省一共殺了多少傳教士,眾說不一。因為教士來自西方不同國家。統計數字不易齊全也。至於他殺了多少「二毛子」(教民)和與外事有關的人士。那就更無法計算了。
拿「一龍二虎十三羊」開刀立威
在大殺洋人和二毛子的同時,那些志在奪政權扶清滅洋的載字輩四人幫,還要在朝內立威,拿義和團所點名的「一龍二虎十三羊」來開刀祭旗。
在對列強宣戰後四日,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已故恭親王奕訢次子)四兄弟率義和團大師兄刀斧手六十餘人直闖瀛臺,要去把載湉(光緒帝)幹掉。這椿「弒帝」、「殺龍」行為,雖為西后所制止,但是這條「龍」也就生不如死了。他不但在御前會議中時遭端王、莊王的折辱,據說連個年方十四的「大阿哥」(載漪的兒於)也指著他叫「二毛子」。如此,則老太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威人物是誰,就不言可知矣。(見《景善日記》及多種雜著,故事多有可信。)
至於「二虎」——李鴻章和奕劻——李被下放廣州,遠走低飛,鞭長莫及,四人幫對他無可奈何。據說鴻章初聞下放訊息時,樂不可支。蓋以遠離虎口,頗感身心兩快也。如今「北事大壞」,收拾殘局,「捨我其誰」(鴻章豪語,均見《年(日)譜》),殺不得也。奕劻之罪,只是對洋人「太軟」(見《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志》),不足殺也。真正倒黴的便是「十三羊」了。
「十三羊」的名單上究竟是那些人,說者不一。但是他們和其它類似的什麼「十三太保」、「十八羅漢」、「二十八個布林什維克」等等一樣前幾名總歸是固定的。「十三羊」前五羊應該是那五位因力主剿拳議和而被殺的「五大臣」。前駐德俄等國公使,嗣任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和太常寺卿袁昶,是在七月二十八日被殺的。兵部尚書徐用儀、內閣學士聯元、前戶部尚書立山,則是八月十一日被殺的,所謂旬日之內連殺五大臣(見《史料叢刊 ?義和團》第一冊,頁二二),而時未經旬,北京亦為聯軍所陷。
慈禧為什麼在棄城潛逃的絕望時期,把主和大臣一網殺盡呢?這就是一些大獨裁者(不論男女)最狠毒的地方了。所有的獨裁暴君對異議者都是睚眥必報的。她這次敗亡出走,生死未卜。但她絕不能讓她自己死於異己者之前,而使異己者有與敵人交通之餘地也。她投鼠忌器,行前只殺珍妃不殺光緒。然洋人如真要逼得她非懸樑自盡不可之時,則太后之懸樑,亦必在皇帝懸樑之後也。朋友,奇怪嗎?我們蔣公自大陸敗退時,殺楊虎城而保留張學良,還不是一戲兩演嗎,那時如寶島不守,蔣公向瑞士逃難,則少帥還能活到今天嗎?——此理一也!
《崇陵傳信錄》的作者惲毓鼎,不諳此理,他把連殺五大臣的黑鍋,全給端王載漪背去了。惲說:「先是載漪力主外攘,累攻戰,不得逞,欲襲桓溫枋頭故智,多誅戮大臣,以示威而逼上。」
這是一派胡說也。試問載漪這個花花公子的師長,曾經「攻戰」過什麼呢?不錯,他打過東交民巷。筆者年前曾在東交民巷(社科院招待所)住過兩星期。在巷內巷外繞了無數圈。細看形勢才知道當年董福祥、載漪他們攻打東交民巷,直是一場民間「械鬥」而已。較之紅衛兵「武鬥」的規模可能也差得遠呢!這又叫做什麼「攻戰」呢?至於誅大臣以逼上,與桓溫廢海西公立簡文帝的故事相比,也是不倫不類。試問載漪的「上」是光緒呢?還是西后?是光緒又何必「逼」?是西后,他敢?
誅大臣,載漪亦不敢也。大臣是太后誅的;惡名是端王背的罷了。
攻打使館的鬧劇與心機
至於攻使館,「不得逞」,倒是事實。但這雖是戰將的窩囊,事實還是太后留有退路也。且聽聽老太后在逃難之後,回憶起攻打使館的一段口述歷史。老太婆說:
我本來是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間,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但是雖沒有阻攔(載漪、載勳、載瀾)他們,始終總沒有叫他們十分盡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