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吃喝全靠所運糧草,其中騾馬是消耗大戶,如果路程再遠一點,恐怕尚未運到,已被它們吃光。
路況問題再次凸顯,如果都似寧遠境內的碎石大道,效率要高上不止一倍。
糧食姑且不算,箭矢怎麼如此少?還有,兵器中,居然有十數架他並不迫切需要的,沉重無比的雲梯。
對於李懷唐的質疑,雷虎流露出激憤,矛頭直指後勤負責人,遼東轉運使、戶部侍郎――王珙。
“王珙?”
名字似曾相識,奸臣氣質濃郁。
雷虎忿忿道:“攻堅器械可就地取材打造,根本無須多此一舉,還不如讓我多攜帶糧食與箭矢,可那個王侍郎堅稱籌備的糧食大部份都在上一批轉運的路上被契丹人焚燒了,再無多餘。”
“什麼?!”
李懷唐相當震驚,糧食被劫燒之事他未曾聽說,更無人向他報告。
“上將軍不知道?”雷虎吃驚的程度與亞於李懷唐。大軍出征,最重要的莫過於糧食,毫不誇張地說,糧食等於軍心士氣,左右戰局。運輸不力,還刻意向前軍隱瞞,從這個角度出發,王珙夠砍幾次腦袋了。
難怪後勤物資姍姍來遲!李懷唐勃然大怒,幸虧連戰告捷並收穫足夠維持一段時間的糧食,不然,輕則前功盡棄,重則潰敗而回。他很想嚴肅軍紀,殺雞儆猴,問題是,王珙不受他節制,只向邊令城負責。
接著,雷虎將真相轉告。
原來,上一批運輸隊在遼西走廊半道上受到一夥契丹騎兵襲擊,糧食大部被焚。
契丹人出現在遼西走廊是個不祥之兆,李懷唐馬上想到營州。營州扼守著科爾沁大草原通往遼西走廊的咽喉,百人以上的規模騎兵想悄無聲息從城下經過幾無可能。契丹人能在遼西走廊設伏成功,很能說明問題。
雷虎道:“據說是是悍將安祿山。屬下也奇怪,為何他既不阻敵,又不上報敵人蹤跡。”
又是安祿山!
命運很奇怪,有些人生來就是死對頭,不死不休。
李懷唐陷入了沉思,片刻才道::“我更擔心遼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