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第二,西方國家的慈善工作也不是由國家獨自承擔,而是由個人、非政府組織等共同參與。據統計,美國人一年捐出來的錢接近2 000億美元,儘管比爾·蓋茨是個人冠軍,但是其中的70%仍是由你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捐出來的。
“我自己還需要別人來捐助,貪官汙吏一年貪汙的錢不知道可以蓋多少希望小學。還有公款吃喝一年2 000個億。”說這話的人並不是真的過不下去,只是由於巨大的貧富差異導致心理的不平衡。比如,一位有博士學位的教授一個月收入千餘元,他覺得收入低,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人一個月賺一萬多塊他也不滿意。“我怎麼啦?賺的是不少,可這都是血汗錢!一年365天,一天12個小時,你見我休息過嗎?”原來他知道一個有“關係”的人,整天什麼事不幹比他掙的還多。可是那位也不滿意,“我這算什麼?毛毛雨。”因為他知道更多“關係”的故事。
我後來碰到一個“企業家”,光別墅全國各地就十幾棟。他總算該滿意了吧?也不滿意,正在辦移民。
“我一個月800塊錢就要交稅,歌星、大款一次收入幾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卻可以逃稅。”有些中國明星在捐款時確實沒有偷稅漏稅時積極。遠的不說,就是上次東南亞海嘯,一級方程式 賽車 冠軍舒馬赫捐款1 000萬美元,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捐了150萬美元,小帥哥迪卡普里奧也捐了100萬美元。桑德拉·布洛克戲演得不咋的,看來也挺大方的,捐了100萬美元再看看中國的明星,據說,有的“大牌”只捐了1 000元,甚至,娛樂圈中某位牽頭人勸人捐款竟好幾次遭到拒絕。
“我把錢捐給你,我怎麼知道你拿它去幹嘛?” 近幾年,不停地有扶貧款、希望工程款被貪汙、挪用的報道。或者雁過拔毛,變成了某級政府的樓堂館所的建設費、高檔轎車的購置費,甚至吃喝玩樂的開支。這些事件的發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百姓捐款的積極性。
“這種事只能是誰遇上誰倒黴。”有一輛公交車上一個乘客突然暈倒在車上,司機掉頭就朝醫院跑,由於送醫院及時,那位暈倒的乘客得救了。但是,車上的其他乘客紛紛指責司機耽擱了他們上班,因為上班遲到要扣獎金的。司機忍不住問這些乘客,“將心比心,要是暈倒的是你呢?”“這種事只能是誰遇到誰倒黴。”
許多年前,我看過多部美國電影。這些電影有三個共同特點:第一,電影的開始出現“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第二,故事都是有關一個美國人遭受了某種不幸,我記得有比如被剎車系統有先天缺陷的汽車制殘者,醫療事故的受害者,因政府某項不好的制度而失去親人者。遭遇這些不幸之後,主人公曆經艱辛,最終利用法律武器贏得鉅額賠償。第三,獲得這些賠償後,他(她)們將錢拿出來成立了一個基金會,來資助今後類似事件的受害者。我記得,在媒體採訪時,電影的主人公都說同一句話:“這件事能發生在我身上,如果不採取措施,它就可能發生在你們每一個人身上。”
“他們是被黑幫控制的。”有一次,我在給一個乞丐小孩錢,就在這時,城管大隊來驅趕,小孩嚇得連錢也不要就跑了。“你下次不要給他們錢。”城管對我說。“小孩怪可憐的。”“看上去可憐,實際上是被黑幫控制的。那些黑幫靠他們乞討來的錢住賓館、蓋房子。說不定比你還有錢呢。”
一個大雪紛飛、異常寒冷的下午,您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一個失去雙腿的殘疾乞丐。乞丐穿著單薄,您注意到他渾身發抖。假設您是一位極富有金錢、極富有憐憫、極富有慷慨的“三富好人”,您將?
A。 把他接到您家過冬。B。 給他足夠多的錢,讓他到賓館過冬。
中國人今天真的這麼“壞”了,這點必須直面。
但是,西方人也絕對沒有你說的那麼好,如果他們今天還和19世紀他們發家以前過著一樣窮困潦倒的生活,你看他們殺不殺人,搶不搶人家東西,講道德,是哪個西方民族也不能和中國人比的,都窮到今天這個份上了還不搶不亂,這忍耐力誰能和中國人比,不敢想象,如果西方人不是今天這麼富有,不靠工業而靠農業生活,如果他們沒有今天這樣大的生存空間(從歐洲一直佔到了美洲、澳洲),完全可以想象他們是會幫助陌生人,還是會殺死陌生人。
看了你的文章讓我非常震驚,作為泱泱大國竟然無一熱心之人,不過現在的中國對小偷和騙人的乞丐也是見怪不怪了,國人都已經麻木不仁了,何來的禮義仁智信,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和措施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