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useless now to change;
Care for the future yet is time。
Renounce! Give up your chase in vain;
For those who serve in Court and State
Dire peril follows in their train。”
全詩分為三節,共7行,每行8個音節,雙行押韻,讀後琅琅上口。全詩的關鍵“Renounce! give up your chase in vain”; 把接輿對於孔子沒有於亂世之際隱退的不理解和惋惜之情充分地表達出來。辜鴻銘翻譯儒家書籍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是引用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話來註釋某些經文,這在儒經翻譯史上還是第一次。辜氏在《論語》譯序中解釋了其用意:“為了讓讀者徹底理解書中思想的含義,我們引用了歐洲一些非常著名作家的話,作為註釋。透過喚起業已熟悉的思路,這些註釋或許可以吸引那些瞭解這些作家的讀者。”近代中國於西方的文化交流雖然是雙向的,但“西學東漸”的勢力始終要比“東學西漸”強大得多,且西方人在對東學進行選擇時總是帶著殖民者高高在上的蔑視態度,因此,與東方文化的隔膜甚深。在這種情況下,辜氏的儒經註釋法對於幫助西方讀者理解中國文化無疑是很有意義的。除了引用歐洲名家作注之外,辜氏還在註釋中將書中出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歷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向比較。如將顏回比作聖?約翰,子路比作聖?彼得,堯比作亞伯拉罕等。對於夏朝這樣一個時間概念,辜氏作了這樣的比擬:夏朝之於孔子時代的人就如希臘歷史之於現代歐洲人。這樣的比較未必恰當,但卻有助於那些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經典的內容。辜鴻銘所譯的《論語》、《中庸》等較之以前西方傳教士和漢學家的儒經譯本有了質的飛躍,可以說是儒經西譯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由於思想和時代的侷限性,他的譯作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辜氏譯經最大的缺點在於過分意譯。其表現之一就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隨意增添許多原文沒有的內容。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第1》)一句的翻譯。辜氏的譯文為:“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其中“as you go on acquiring”; “greater”; “of congenial minds”和“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都超出了原文的內容。表現之二 是將譯文中出現的大量中國人命、地名刪掉。如在《論語》中,他只保留了顏回和仲由的名字,而孔子的其他弟子則直接翻譯為“孔子的一個弟子”或“另一個弟子”。雖然他這樣做的動機是好的:“為了進一步除去英語讀者會產生的古怪感和奇異感,只要有可能,我們就刪除其中的專有名詞。”(見《論語》譯序)但對於幫助西方讀者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化這一點,並沒有好處,因為儒經中出現的中國人名、地名往往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刪掉之後就會改變原文的文化色彩和民族色彩。翟林奈(Lionel Giles)在他自己的《論語》譯本(The Sayings of Confucius)中就指出辜氏的這種做法只會使刻畫人物形象的力度大打折扣,而人物塑造正是《論語》的引人之處。對於辜氏英譯儒經,曾存在過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一種是讚美推崇,一種是否定批評。持前一種觀點的以林語堂為代表。林語堂在《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一書中這樣評價道:“他(辜鴻銘)了不起的功績是翻譯了儒家《四書》的三部,不只是忠實的翻譯,而且是一種創造性的翻譯,古代經典的光透過一種深的瞭然的哲學的注入。他事實上扮演東方觀念語西方觀念的電鍍匠。他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