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1 / 4)

小說:風流探花帥承瀛 作者:使勁兒

寧鰲受此教訓,痛改前非。

周夫人,建議州官重整尋陽義學館並將寧鰲送入其中。然後,又進大林書院住讀。他革心洗面,認真攻讀,學業日著。果然,老天不負苦心人。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科,帥寧鰲應黃州府鄉試,取中舉人第八十八名。

是科主考官:大學士富陽董誥、侍郎當塗黃鉞、侍郎蕭山陸以莊,解元王定?。

黃鉞,字左君,一字左田,乾隆辛卯科進士,與帥承瀛同科,嘉慶時官至禮部尚書。工書善畫,山水得蕭雲從餘韻,書法宗王羲之、王獻之之法,與董誥並稱董黃二家。告歸時,年90餘,供奉出身。晚年目失明,自號“盲左”。卒諡勤敏,著有《四齋集》傳世。

董誥,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乾隆進士,累官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和?用事時,大張盛福,力排異己,誥攜拄其間,遇事多所糾正。工詩古文,善畫,進呈諸本,多有乾隆題詠。誥性寬厚,歸籍族人多以董誥呼之,其僕從不滿。董誥曰:“吾在族,齒最卑,其呼名宜也。”時多有其量。

卒諡文恭。為帥承瀛同寅。

陸以莊,為帥承瀛任癸卯科江南鄉試主考時所錄。

帥承瀛之三子帥寧鰲,在此與董誥、黃鉞、陸以莊相遇,亦為奇了。

帥承瀛的生平事蹟,口頭傳說多於文字記載,其事略多散見,其著述多散失,一直未得詳傳,堪稱憾事。直到20世紀30年代,帥承瀛的同邑後學、著名史學家金毓黻老先生在主纂《黃州通志》時,才借便蒐集整理了帥氏的散在詩文,並編定《承瀛集》上下二卷,使其著述方有個粗淺的梳理歸籠。《承瀛集》中,附有金毓黻撰著《承瀛集敘》及《承瀛集附錄》二文,使得帥承瀛傳略有個基本雛型。儘管筆墨甚微,文字甚少,但也是夠得上珍貴了。為此,我們是得感念金毓黻這位老先生的。

金毓黻,字靜庵,號雷池山民,尋陽人。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生,1964年卒。1908年入湖北省立中學堂,1913年入北京大學文科。1916年畢業,遂開始伺職。歷任武漢文學專門學校教員、湖北省教育廳科長、武漢永衡官銀號總文書、漢口道尹公署總務科長兼江漢開埠局副局長、湖北省財政廳總務科長、安慶商埠電燈廠廠長、湖北省政府秘書長、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1931年後,任中央大學史學教授、北京大學史學教授、中國國史館纂修、武漢博物館籌委會主任。1949年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他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文獻學家及文學家。

1925年,在他出任安慶商埠電燈廠廠長時,主持編纂了《安慶電燈廠營業志》。1928年,受聘總纂了《黃州縣誌》。1931年,主持編纂了《黃州通志》,其編纂的《承瀛集》即成於此時。他平生的主要著作有《湖北通史?上編》、《中國史學史》、《楚國志長編》、《宋遼金史》、《明清內閣文庫史料》、《五千年來中朝友好關係》、《太平天國史料》、《中國地震資料年表》、《普修新地方誌的擬議》等。

為佐理帥承瀛傳略及其相關著述,今特將金毓黻載入其蒐集、整理、編輯而成的《承瀛集》中的二篇文字轉載這裡,以為對帥氏家脈、世事及詩文等的追述、概括及補遺云云。

其一,金毓黻著《承瀛集敘》文:

尋陽帥承瀛先生,以文章、書法鳴於乾嘉之盛。更以二甲進士第一人入翰林,為侍從臣,擢升卿貳。至今邑之父老,每喜談其軼事,雖至婦人孺子,亦能舉其姓名。所以致此,誠非偶然,蓋科名之見重於世人也久矣。餘訪求先生遺著,積有歲時,僅見同邑孫氏?藏先生手寫詩卷一冊,題曰:《同遊雷池詩錄》,凡六十首,自作之外,兼錄同遊之詩,如楊君實、趙文源、石瑞昌、餘燦章、帥上鈺、帥承流,皆邑人之能詩者。其人其詩,皆賴此冊以存,不可謂非幸也。餘又別見一卷,題曰:《錄遊雷池舊作呈芝圃同年》,亦為先生手筆,凡錄詩十五首,大抵見於前卷,而多所致定,又有為前卷所不載者,而芝圃亦不知為何許人。先生嘗稱芝圃為同年,又讀書於祖越寺,或亦為尋陽人。兩卷既有異同,爰為一一考訂,具錄於簡,亦一時之雪泥鴻爪也。先生為乾隆辛卯(1771年)進士,而雷池之遊則在丁酉歲(1777年),蓋通籍後六年也。寄穆齋詩敘,有“丁酉服門入都”之語,則先生之遊雷池,適當居憂之日。此又可考而知者,張文貞公(玉書)《遊雷池頂記》謂元皇慶中直學士。陳景元撰《雪庵碑》言:“僧自醫巫閭,駐馬大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