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解決問題,無須修三門峽。
周恩來為掌握情況、解決問題,於1958年4月21日至24日,在三門峽主持召開了現場會議。為了便於對陝西做說服工作,周恩來還請了對西北局有很大影響的彭德懷、習仲勳去參加會議。
三門峽現場會爭論熱烈、氣氛活躍。國務院副總理彭德懷和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勳講了話,陝、豫、晉和水電部、黃委會、三門峽工程局的負責人及有關專家都在會上發了言。特別是陝西省去了不少人參加會議,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說水位高了,西安地區的土地會鹼化等等。周恩來在會上認真聽取不同意見;會下跑工地,同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交談,掌握第一手材料。
24日,周恩來作了總結髮言。他肯定了爭論的意義;闡述了上游與下游,一般洪水與特大洪水,防洪與興利,區域性與整體,戰略與戰術等辯證關係;指出了興建三門峽水庫以“防洪為主,其他為輔”、“確保西安,確保下游”的原則;強調圍繞三門峽工程要加緊水土保持、整治河道和修建黃河干支流水庫的規劃。對於洩水孔底檻高程,周恩來說:“原訂320,這就太高了。320就是高出庫底42公尺,是不是能夠降低?我們說可以減低到300,但是和蘇聯專家商量,最多讓步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