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報告的結論是:“攻擊沒有可能持續到1945 年年中。”事情就到此為止;丘吉爾對此事不再予以考慮。但至少有暫短的一刻,V1 飛彈轟炸造成的幾乎無法忍受的緊張局勢削弱了戰爭的最後的道德上的剋制。當時的一位歷史學家指出:“如果英國對這種神秘的‘N ’的研製進行得早一年的話,7 月16 日聯合計劃參謀部的報告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英國被迫忍受希特勒的空中轟炸,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絕大部分發生在倫敦——是嚴重的。德國總計將向英國發射一萬零五百枚V1 飛彈,其中有二千四百枚突破防線。大約有一百五十萬所房子被摧毀或損壞,六千二百人被炸死,一萬八千人受重傷。但這個武器雖然可怕,卻沒有決定性的作用。它沒有迫使艾森豪威爾改變他的計劃而在加來登陸,而這正是希特勒堅信一定會發生的。再者,希特勒把火力集中於倫敦,這使他犯了一個根本錯誤:那個偉大城市的六百三十平方英里的面積能夠受得了飛彈的懲罰。要是這些飛彈射向南部海岸港口——多佛爾、福克斯通、馬加特、朴茨茅斯、南安普敦,造成的破壞和傷亡將會如此嚴重地打亂為“尼普頓”行動運輸物資的工作,以至德國人可能在法國再次取得主動。但希特勒決意要對盟軍轟炸德國城市的行徑進行報復,這種復仇欲壓倒了明智的意見。他使用V1飛彈,不是為了取得戰略上的優勢,而是為了報復——這是使他輸掉戰爭的又一個錯誤。
第五節 末日
1944 年8 月2 日,在布萊奇利的三號室裡的“圖林”機(現在已有更多的這種機器在工作)破譯了一條電訊秘密,事實證明它是法國戰役中最決定性的密電破譯。這是希特勒給克魯格的,要他在莫爾丹發動“呂迪希”攻勢的命令,莫爾丹是位於下諾曼底山脈一個美麗的鎮子。當一組組五位數先後被譯成德文,然後譯成英文時,人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句句洋洋自得的話:“法國戰役的勝負決定於(‘呂迪希’)的成功西線總司令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一旦失去永不再來的機會:突入一個非常暴露的敵佔區,使戰爭形勢徹底改觀”。在德國空軍能湊集的全部飛機——三百架——的支援下,八個裝甲師主力能在莫爾丹突破盟軍戰線,重佔阿弗朗什,切斷巴頓的部隊與其他美軍的聯絡。將用一個步兵師支援裝甲部隊的突進,一切徵兆均表明成功在即;擋在“呂迪希”前面的只有一個坦克師和一個步兵師的一部分。攻擊時間定在8 月6 日午夜。
大約克魯格在阿朗松附近的前沿指揮部收到他的命令的同時,這個情報也到達了英國情報局總部。它佔滿了整整兩張四開的“超級機密”用紙。溫特博瑟姆馬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他把情報放進一個紅色的急件皮包,送給在唐寧街十號的丘吉爾,並用電傳打字機把此情報發給在索思威克公園的艾森豪威爾的總部。一小時內,特德在保密電話中問,是否有跡象表明希特勒在虛張聲勢?溫特博瑟姆回憶說,他打電話給第三室“核實德文原文是否具有希特勒的與眾不同的風格,使用的是不是隻有他才使用的語言。他們告訴我,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它,電訊毫無疑問來自元首大本營”。溫特博瑟姆回電話給特德,告訴他情報“貨真價實”。
克魯格起碼是位優秀的將軍,他馬上看出實行“呂迪希”的危險,打電報給希特勒大本營:“進攻,如果不能立即成功,將使整個進攻部隊暴露在敵人面前,在西部被切斷。”他指出,為了集中必須的坦克在莫爾丹發動攻擊,他將不得不從卡昂撤出裝甲師,這樣一來,他的部隊將抵擋不住英軍突破防線的努力。他給希特勒的電報於8 月3 日被“超級機密”破譯;隨後在希特勒和克魯格之間進行的辯論在盟軍各指揮部裡被密切地注視著。溫特博瑟姆回憶道:“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誰將取的真正的勝利,希特勒還是克魯格?我把睹注押在希特勒身上。這是向他疑竇重重的部隊顯示他仍是天才的又一個機會,是恢復希特勒神話的又一個機會希特勒沒有讓我們等多久。”希特勒回答說,要肯冒一切險。他宣佈他將給克魯格一百四十輛新坦克和大約六十輛裝甲車,使克魯格手頭總數能組成四百個戰鬥單位的裝甲車——對要與之戰鬥的兩個美國師來說,這是個強大力量。克魯格仍表示反對。
溫特博瑟姆寫道,在給希特勒大本營的最後一封電報中,克魯格將他整個一生押在阻止這次進攻上。在他最後的電報中,他毫不躲躲閃閃,且大膽地指出,它只能以災難告終從他的電報中,我們能覺察到他的無比的絕望。
他一定已經知道,不管怎麼樣,他的末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