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隨鄧瀚一起前往許都,但有趙雲一口氣在,卻也會護得子浩的周全!”趙雲似乎還沒去過許昌,不過聽著張飛這般說,他卻也為鄧瀚這位小弟擔足了心,唯恐不測!

此時卻見劉備有些懊惱的言道,“真不該那日失言,讓子浩作賦與那曹子建一較高下,卻是弄成了這般局面,實乃備之罪過!”

鄧瀚聞言,卻是笑道,“主公何必如此,子龍卻也莫要擔心過甚。作成洛神賦,使小子成名天下,在下要多謝主公還來不及,怎麼又是主公的罪過了呢!”

“至於子龍要為小子保駕護航,在下怎有福消受啊,我可不想讓曹操欲得子龍之心得償所願呢,你可不要忘了當年你可是好殺了一通夏侯惇和李典的心氣啊!”

“至於小子我嗎,諸位且不要忘了,在下腰間的這把清風劍卻也不是白給的。方才翼德說許都那裡是魚龍混雜,這卻是恰好啊,到方便了小子可以從中渾水摸魚,當可自保無虞啊!小子還想著跟著主公一起做個大漢的再興之臣呢!”說了這半天,鄧瀚卻是稍歇了一口氣後,對著正位上的劉備鄭重一禮後,道:

“主公,請接天子詔!”

劉備起身離座,幾步走到鄧瀚的身邊,卻是雙手扶起了鄧瀚,一時無語,但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建安十二年冬臘月,天子下詔,徵辟荊州孝廉鄧瀚入許都。詔書抵襄陽後次日,鄧瀚便隨欽使北上,離襄陽時,鄧瀚卻沒有任人相送,只是一人一騎,腰間縛長劍一把!

隨行的祖弼看著鄧瀚的神色,似乎就像是去相熟的鄰家訪友一般,渾不知前方路途的高低深淺。然鄧瀚的心腹如何,卻不是他能看透的!

第三十四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

有道是馬作的盧飛快,鄧瀚的馬正是的盧馬,縱是天氣涼寒,的盧的速度依舊。離了襄陽城,越過漢水不久,即是新野城,原先鄧瀚辛苦過的新野城在那一把大火中已經成就了一片白地,經過了這些時候,眼下,卻又恢復了幾分人氣,不過明顯的能從城中百姓的口音中聽出,很多人都是從青州,豫州等地遷來的,城中自然也是伏有云漢的暗樁,不過鄧瀚此行卻是用不著他們的幫忙。

此時新野的守將卻是陳矯,原先的李典若是在時,想必不會給鄧瀚什麼好臉色的,即使他是天子要徵辟的人,即便他身邊跟著的乃是天子的欽使。對於鄧瀚和祖弼一行人,陳矯卻也算是熱情的款待了,想必是先前曹操已經和手下們打了招呼。不過即便這樣鄧瀚卻也沒有想在新野這裡待多久,畢竟還是日後據有新野時待在自己的城池中才會感到暢快的。

過了新野,他們卻也沒有在路上多耽擱,畢竟先前的大雪,正在融化中,道路變得越來越泥濘,在這樣的路上走著,人的心情想必不會太舒服,甚至有時候遇上泥濘的地方,祖弼所乘坐的馬車還會陷住,勞動一眾護衛推車,可是鄧瀚卻是沒有這些問題,的盧馬不愧是天下名馬,即便在這種路上馳騁也是馬蹄輕盈,馬身上竟是不沾染絲毫的爛泥。

其實自從的盧跟了鄧瀚之後的這些年來,鄧瀚卻是多乘舟船,江南地方騎馬的時候卻是很少,如今這次北上,不僅使得鄧瀚和的盧的感情更深,也讓的盧馬好好的大展了驥才,一人一馬卻也變得人馬合一。祖弼見天氣寒冷時,還想將鄧瀚請到馬車上一起,可是鄧瀚自是不願放棄這種暢快賓士的享受,天氣的冷意,在他這些年來訓練有成的功夫下也不值一提。

見鄧瀚這般行事,祖弼自是不再規勸,鄧瀚卻也能夠想到祖弼讓他登車自是有些話想要和他說,能被天子派出來傳旨的當不是一般人,且這人還當與天子頗有關聯,可是這一路上他們兩個人身邊緊緊跟隨的都是曹操的軍士,鄧瀚自不會做那種不討好的事情。

宛城又被稱作南陽,原本這裡本是大漢朝人口最為稠密,民間最為富庶的地域,可是如今的它早就失去了那份曾經的榮耀,數十年征戰,已經耗盡了這裡的力量,董卓亂政,袁術荒淫,曹操兩伐張繡,都給這裡帶來了傷痛,人口流失,戶數減少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到宛城,卻也路過了鄧瀚的祖籍之地,其實南陽這裡也可以說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地方,中興大漢的光武帝便出身於此,而輔佐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中,南陽出身的更有十人之多,這當中排名二十八將之首的高密侯鄧禹卻也為鄧瀚的十世祖。

他們一行人過了宛城行向了東北,漸進潁川之地,於路上鄧瀚卻也漸漸感到了空氣中瀰漫的文風詩氣,儘管已是年終臘月時分,這裡的行人看上去還有不少的文士學子在路上行走。

“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