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俺張飛只知道,現在許都裡就是那曹操說了算,至於讓鄧小子去,那還不得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啊,要我說,就別理那詔書,要是有人問,就說我們壓根就沒見著不就完了!”說完,張飛還未自己這個靈機一動的想法甚感滿意,哈哈大笑了幾句,不過見大家都是一副苦笑不得的神情,他卻是明白自己又說了些不合時宜的話,這便停了笑聲。

“盡說些自欺欺人的胡話,你這般做法不就和掩耳盜鈴一個樣!”座中諸人卻也只有劉備能這般和張飛說話,對於老大的訓斥,張飛卻也只能接受,誰讓他在戰場上是個罕有其匹的猛將,在這政事上卻是有些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的意思。

“主公,來人畢竟是代表著朝廷,代表了天子的意思!”徐庶一開口自是說到了事情的關鍵之處,“主公向以仁義為本,又是漢室宗親,對大漢朝廷,對當今天子也是忠心不二,自然天子有詔,我等也該遵從為好!”

“元直啊,你這般說法也是不差,可是子浩卻不是一般人,而今他也已經入仕,身為荊州中司馬,曹操如此作為,自是不想讓子浩為主公效力,不知你為何說出這番話來,”卻是糜竺忍不住說到,糜竺與鄧瀚卻也是商業上默契相投,況且糜竺身為劉備的大舅哥,這般說卻也不是身份,“何況子浩於我荊州這幾年來的功績卻是大家有目共睹,任其去許都,誠有莫大的風險,我卻是不贊成讓子浩去許都,還是想個藉口推了便好!”

“恩,子仲啊,今天你難得說一會讓俺老張中聽的話啊,俺今天挺你!”往日張飛大張其口索要兵馬錢糧時,身為荊州管家的糜竺自是要與他斤斤計較,自然多有口角,不想今天兩個人到是一心了。

雖已經完全的投向了劉備,也與劉備相處融洽的伊籍卻是秉持著沉默是金的原則,這時不過簡言道,“鄧瀚若去兇險難料,歸途自是不知何期,若是不去,既違背了天子之詔,又恐失了主公的名望,還會給曹操等居心叵測之輩以口實,其間取處,誠為兩難!”伊籍這般說卻是兩個意思都說了,卻是兩不得罪。

不過有時候兩不得罪也是兩邊都得罪了,聽他說完,張飛便哼了一聲,給了伊籍一顆大大的白眼,伊籍卻也無奈。

此時諸葛亮卻是道,“朝廷下詔,徵辟子浩,且舉薦其為孝廉,這首先是一件好事,畢竟如此一來,憑藉著先前的洛神賦,子浩卻是既名揚天下,如今又是聲名遠播於朝堂之上,其次,子浩如今是我荊州的官員,這些年來卻也是多有建樹,許都曹操處,自然對他也是會有多方調查,其才若何,憑藉以往曹操不拘一格愛才若渴的秉性,曹操此舉難免也有挖人牆角的嫌疑,然身為子浩的同僚和師兄,我卻是相信子浩自是不會為曹操效力,況且主公也當深信子浩的為人,究竟朝廷的詔書,我們是接還是不接,都應該讓子浩自己有所決斷!”

“孔明所言正是,我卻是糊塗了,竟然沒有叫子浩來此一同商議!”這般說完,劉備卻是當即派人去吧鄧瀚叫了過來。

鄧瀚入內,見此情景,想起先前的情報,卻是轉眼間明白今日所議著何事。聽完劉備的解說,鄧瀚卻是開口道,“諸位的厚愛,在下自是深感莫名!”

“然從大處看,這道天子詔書,我們卻是應該接,先不說在下的個人安危,畢竟小子被舉為孝廉,卻也是我荊州的好事,不說別的,家父卻還沒有呢!”說道這裡,鄧瀚的言辭倒讓大家都為之一笑。

“主公,自從離了許都,先後出奔徐州,寄身冀州,兵敗汝南後,方得棲身新野,繼而立足荊州,這些年來卻是與天子處也少有溝通,天子在朝,自當知道主公的奔波,然其間辛苦處,卻也需要人向天子訴述一二!今天有天子詔書至此,卻也是個機會!”劉備此時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主公對在下的關愛,小子自是銘感於內,然小子再不肖,卻也不敢讓主公為我一介凡俗之人,壞去了主公的仁愛忠義之名!”

“況且,在下這些年來多是流連於江南之地,中原處,卻也僅是當年與元直師兄北上過一次,卻也僅是抵達潁川便匆匆而返,誠不盡興,此次卻也可以趁此機會好好的看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的場景!”

鄧瀚還要說,卻是張飛大聲道,“鄧小子,你莫要以為這次去了是好玩的,那許昌城可是好進不好出的,要不然當年俺與大哥,二哥在那裡還得時時忍氣吞聲的,好不容易才覷的機會,離了那樊籠之地!那裡可是水深的很,魚龍混雜,搞不好你的小命送在那裡也不過是像在漢江上打個水花轉眼就不見了!”

“主公若是恩准,在下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