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1 / 4)

小說:華夏立國傳 作者:老是不進球

而北府海軍分東海第一、第二、第三艦隊三支近海護衛艦隊,東海第十一、十二、十三三支近海運輸艦隊,還有籌建中的遠海第一艦隊,黃河巡訪艦隊。艦隊主官為提督,下設分隊都統,再至艦長。所有的海軍軍官都是由海軍部任命調遷。

而且按照草案,北府軍中正式施行軍銜制,共分鎮軍上將軍、撫軍衛將軍、護軍左將軍、護軍右將軍、果毅中郎將、副將、參將;昭武上校尉、昭武左校尉、昭武右校尉、昭武副校尉、昭武平校尉;宣武上都尉、宣武左都尉、宣武右都尉、宣武副都尉、宣武平都尉;一等驍勇士官、二等驍勇士官、三等驍勇士官、四等驍勇士官、五等驍勇士官二十二級,參將以下分別由陸軍部和海軍部授予。參將以上則由曾華親自授予。

經過數天的審議,這份改制草案終於被審議透過,最後被曾華宣佈即日起正式施行。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進學(一)

更新時間:2009…1…7 0:14:57 本章字數:7652

州刺史司馬勳,以宗室名將轉除偏遠,心懷不滿。治中、別駕及州之豪右,言語忤意,即於坐梟斬之,或親射殺之。常有據南之志,憚周撫,不敢發。及撫卒,勳籌謀日久,終舉兵反。別駕雍端、南夷司馬隗粹切諫,勳皆殺之,自號交、廣二州牧、南海王。興寧二年十一月,勳舉兵合浦,北入廣州,陷蒼梧(今廣西梧州),南夷校尉毌丘乎棄城走。乙卯,圍廣州刺史周楚於番禺。大司馬溫表鷹揚將軍江夏相義陽硃序為征討都護以救之。

引言摘述

興寧三年(公元三六五)春三月,繁忙的關隴大道上,一輛長途驛車正向東馳而去,黑色的木製車廂上前後掛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涼姑至長安”。而坐在前面的車伕正約束著前面的四匹驛馬,以一種適中的速度穩穩定定地行駛在右行道上。

坐在車廂裡面的十餘名旅客表現不一,有的對這已經進行了十數日的長途旅行感到疲憊不堪,他們把自己的身體儘量地縮在那還算舒服的座位裡,閉上眼睛,隨著車子的顛簸在半睡半醒之中休息。儘管北府的驛站制度非常地完善,加上道路交通密佈,北府百姓出行算不上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跨州的長途旅行依然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身體和意志的事情。每天白天只要不是大暴雨,驛車都必須風雨無阻地在大道上跑上四、五個時辰。只有在中間換馬檢修車輛時才能休息一刻。一直跑到天快黑了才會在驛站休息一晚,第二天又必須趕早繼續上路。

在車中還是有一些人仗著自己年輕體壯,加上對路途和新地方的新鮮感,使得他們開啟車窗,關注著在眼中向後飛逝地一切,尹慎便是其中一個。

尹慎是涼州敦煌郡人,其家族原是秦州天水郡郡望,後來由於八王之亂。其先祖在洛陽為官。牽涉其中。於是便請辭回鄉避禍。又恐仇家延禍,便舉家遷往涼州,最後落戶於涼州最西的敦煌郡。

尹家本是一個大家族,雖然躲到敦煌這個偏遠郡地來了,但是卻因禍得福,逃脫了關隴和中原上百年的戰亂禍害,反而利用這段時間。迅速發展,最後成為涼州的一大世家,族中也曾有不少人在張氏政權中出任敦煌、涼州等地要職。

後來曾華收了涼州七郡之地,尹家主事的嫡支一系被盡數東遷,做為旁支的尹慎一家卻留在了敦煌郡。

尹家以禮教傳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和薰陶的尹慎很快就適應了北府的教育。縣學,郡學,尹慎總是成績優異。去年秋天。尹慎便在涼州州考中名列甲等第二名。有幸成為能到長安參加聯考地舉人。

按照北府尚書行省在去年改進地學制,縣、郡、州每年秋天舉行一次分級會考,前兩次會考是為縣學、郡學選錄學子。而州考卻有些不一樣。除了為本地地州學選錄學子外,每州州考的前五十名被錄為甲等生,將被州教諭舉薦,參加長安的聯考,然後按照成績和志願被長安大學、雍州大學、長安工學院、長安醫科學院、長安農科學院等“北府高校”錄取,愛好軍事的學士還有機會被長安陸軍軍官學院、長安軍政學院、長安軍法學院等“軍事高校”錄取。

這些各州州考翹首者可以說是北府學子中頂尖的一群,他們被北府百姓為舉人,而一旦在聯考中發揮正常,被那些“國學”錄取,他們將進行一生進學中的最後一次,成為國學生員。當然了,他們在完成四年學習之後,還要參加一次分科考試,只有這次被稱為科考的考試,他們才能取得進士資格,從而從事官吏、檢察官、判官、醫師等等職業。

由於北府各州相隔長安地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