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武漢會戰 作者:向前

民解放軍進行曲》等作品也都是他的創作。

歌詞雖短,卻簡明扼要地道出了發生武漢會戰的背景原因。

南京失陷之後,重慶被國民政府宣佈為陪都,但實際的抗戰首都卻一度在武漢。除了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及其辦公機構,以及監察、司法、考試等部到了重慶之外,包括軍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教育部、衛生部和經濟委員會、建設委員會、僑務委員會、四大銀行、郵政儲金總局等在內的重要的、關鍵性的政府機關職能部門,以及國民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等正面戰場最高決策指揮機構等,都是直接遷往武漢辦公。此外,各國駐華使節也都是移至武漢。

因此,會戰爆發之前的武漢事實上就是當時中國的政治中心、抗戰的中樞。正如日本大本營在制定此次作戰計劃,解釋其作戰目標時所言,〃只要國民政府還盤踞在漢口,漢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為其勢力範圍的共產黨軍和主要控制著西南各省的國民黨軍之間的接合點和兩黨合作的楔子〃、〃為了摧毀抗日戰爭的最大因素國共合作勢力,攻下漢口是絕對必要的。〃

此外,當時的武漢也是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和中國抗日文化活動的大匯合點。各類政治力量、各界人士等齊聚於此,共商抗敵大計。數以千計的作家、藝術家、音樂家和文化人士以及大批出版機構、文藝團體等也雲集武漢。

正是基於當時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武漢成為了抗日戰爭初期階段各方關注的中心和焦點。正如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第一、第五戰區團以上軍官參加的高階軍事會議上所言,〃自從上海、南京失守,我們惟一的政治、外交、經濟的中心應在武漢,武漢決不容再失,我們要維持國家的命脈,就一定要死守武漢,鞏固武漢〃。

我黨主辦的《新華日報》於1938年6月12日發表了題為《保衛大武漢》的社論。社論在分析抗戰的總體形勢之後,強調指出,〃在目前緊急的時機,(保衛大武漢)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保衛大武漢的任務,便是爭取第三期抗戰勝利整個任務之一〃。社論號召,要〃熱烈地動員武漢三鎮的青年壯丁,積極地組織起來,武裝起來為著保衛大武漢而參加前線作戰〃,〃武漢及其附近的勞動者,只要他能夠出力,就應參加兵役和參戰的動員,幫助進行軍事運輸及構築工事等工作〃、同時積極展開戰時生產,〃給前線以豐富的補給,便是爭取勝利極重要的保證,因此,要有物質的動員,要有高度的生產,同時也要有計劃地進行物質的疏散〃。

作為武漢會戰中國軍隊的主要指揮者之一,陳誠在當時發表的一篇講話中也明確指出,〃無論在消耗敵人,或是打擊與消滅敵人的意義上,這次大會戰對於整個的戰局,都有重大的決定作用〃、〃目前保衛大武漢之戰,將成為我們對敵決戰的開始〃,他說,〃今日武漢已成為第3期抗戰中最重要的據點,這裡是我們雪恥復仇的根據地,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今日全國民眾,尤其是在武漢的每個軍民,應當激發最大的同仇敵愾心,人人都下定與武漢共存亡的決心,來守住這個重要的國防堡壘,必能給予敵人以致命的打擊,造成將來決戰中極為有利的形勢。〃

//

針鋒相對的戰略方針(1)

中國軍隊堅守廬山五老峰陣地

決心已下,戰爭雙方高層開始了運籌決策。

先說洶洶而來的日本侵略者。日軍統帥部的戰略總方針是〃速戰速決〃。

自從入侵中華大地之始,日本大本營在力量和資源使用上就已經有了捉襟見肘之感,其戰爭總體潛力難以充分滿足日本軍國主義者巨大乃至瘋狂的侵略野心之需。因此,在日本戰略決策者看來,侵華戰爭宜速決,久拖不定將極大消耗日本侵略世界、擴張稱霸的實力。

日軍參謀本部在改訂的《帝國軍隊用兵綱領要旨》中提出:〃以制敵機先採取攻勢,謀求速戰速決為原則。因此,陸海軍須迅速擊潰敵方野戰軍及主力艦隊,並佔領必要地區。其次,隨著戰爭的發展,或鑑於外交上的關係,以一定的兵力準備佔領政略上的據點〃。作為急先鋒,徐州會戰剛剛結束,日本陸軍省就提出:〃中國事變必須於1938年內大致結束〃。陸相杉山元、時任日本關東軍司令的植田謙吉等紛紛狂言,〃中國事變有一個月左右就可了結〃、〃3個月便可解決中國〃。

戰後解密的日軍檔案顯示,〃大本營陸軍部自攻佔南京後,就開始研究了攻佔漢口作戰和為切斷補給線路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