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1 / 4)

小說:天可汗 作者:貓王

很難預見到一兩百年之後的問題,反倒認為唐朝實行的國策尚可,只有經歷了唐末軍閥割據、首都幾經易手、後世河北等地完全落入胡人之手無險可守的慘狀才會讓世人醒悟那些隱患吧。

薛崇訓對於修築河北要塞工事產生的不利影響早就已經考慮過了,無論朝臣們如何爭論也無動於衷,打定主意要構築一道屏障,將胡人完全隔離在關外,並以此穩固地盤為根基向外擴張,形成更寬廣的戰略縱深。

於是官僚們將不滿情緒轉移到了杜暹的身上,認為杜暹受寵煽動皇帝出的餿主意,輕則罵他誤國,重則有心理比較陰暗的人暗示杜暹在東北實力過大可能謀逆。這樣已是非常誅心,自古做皇帝的人最擔心的就是被下面的人把他從皇位上趕下來,這種疑心已經不能用常人的心理度之,薛崇訓也不例外。但在杜暹這件事上他總算保持了理智:杜暹在唐朝時根本不算重要人物,卻在戰場上和薛崇訓有過生死之交,他這號人是完全沒有復辟唐朝的動機的,而且家眷在長安就不說了,女兒還是宮裡的妃子,他為什麼要造反?

在河北方略上薛崇訓的看法和大部分官僚完全相反,連內閣的嫡系都不贊同大興土木修邊塞工事,他也找不到辦法來說服那些滿腹經綸的大臣。於是薛崇訓又是半個月不上朝,三品以上南衙大臣十多天都沒見過他的面。

秋季已經來臨,就算是成天生活在宮廷中也能從石徑上的落葉和空中的涼風感受到秋的氣息。或許是季節的氣氛影響,薛崇訓在思索:自己心裡的一系列革新和佈局,會不會太急了點?會不會造成相反的效果?或許有時候一個大權在握的人,什麼也不幹反而比干了很多事要好,比如王莽、崇禎。近幾日他又開始不厭其煩地重溫起《王莽傳》來。

一日他在蓬萊殿的浴池中偶然見到金城公主在沐浴,便制止宮女驚動她,在簾子後面偷看,只覺她肌膚勝雪美不可言,果然不愧為大明宮中第一美人不過他一想自己怎麼就恰恰碰到金城在這兒洗澡?多半是她刻意為之,但他覺得這些都不重要,因此住進了金城的寢宮不出來了,既不上朝也不處理奏章。

好在內閣和政事堂的中樞結構已經逐漸成熟,薛崇訓不管政事早樣能勉強維持下去,只不過各種政令不再是聖諭而是內閣政事堂聯名簽署。而且太平公主也在干預朝政,並透過河中公主幹涉奏章批覆。總之是沒出什麼大問題。

造炮造槍推進兵器技術、增添機構佈置新的政|治格局、發展君主集權、以進取營州為開端的新的對外國策、稅制等等設想都是薛崇訓登基之後想幹的事,但真正幹起來總是會遇到輕重不等的阻力和擔憂,另外還有一件他在考慮的事:科舉。

武則天之後一直都保持著科舉這條取士之路,薛崇訓想做的是完善制度,進一步削弱士族的影響力。因為他的政權不太能得到士族門閥擁護,甚至有一些士族對新政權有仇恨情緒,但統治國家總得要人才,如今薛崇訓一黨是以安撫人心拉攏士族的國策來維持統治。要想進一步鞏固政權,完善科舉才是治本之法。

現行的科舉制度,各方面都很不完善,相比明清時的一套體系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名為科舉,實際上士族門閥及朝中大臣掌握著大部分資源,得到有權者的賞識和舉薦比實際的才能大小更加有效,缺乏比較公平的競爭規則。

薛崇訓有記憶裡的超前見識,他當然很容易就能想到怎麼完善這套東西,只是心中有一個疑惑:當今天下我說了算的時候,還要去照搬“明經八股”麼?有沒有其他法子?

第五十三章 梨落

薛崇訓已經住進來第三天了,三天三夜他一直都在金城公主起居的這處宮殿裡,沒出過半步門。在此之前他十幾天沒有上朝卻要看看奏章問問政事,而現在在金城這裡根本不見其他任何人,兩耳不聞窗外事。金城公主身邊的心腹提醒她:恐朝臣非議她是紅顏禍水。

這個說法並非沒有根據,早在商周古時就有後宮美女誤國的記載。但金城是怕擔當這種名聲的人麼?她根本不管的,更不勸薛崇訓以國事為重等等大道理,反而想方設法讓他沉迷在這裡,不想讓他走。

又有來蓬萊殿的嬪妃在金城面前奉承,說她貌美如西施,皇帝才貪戀在此不肯離開。金城從來不否定自己美貌,而漢人的交際中常常有“不敢當”等表示自謙的詞兒,適當降低姿態是一種習俗。所以以前她在宮中長期被人排擠孤立,最後險些被送去和親,大約也有這個原因。

金城隨口笑道:我不是西施,卻是趙合德。

來竄門的嬪妃不知趙合德是何許人,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