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再加上河北道的一個籍貫,雲州位於北邊之地,到時候很容易把自己說成是被擄掠到突厥的人。事到如今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料這時旁邊一個突厥人忽然驚訝道:“你不是李適之李公子嗎?”
“你認錯人了!”李適之心頭一個鬱悶,心道你他|娘|的怎麼沒把你爹認出來卻把老子認出來了?
那人還埋頭從下面看李適之的臉,傻|叉似的說:“沒錯,就是李公子,我在黑沙城見過你。”
武將聽罷二人的對話,看了一眼李適之,下令道:“把這個人從這裡帶走。”
此時李適之明白什麼都完蛋了,當初他在三城也算得上個名人,很多唐軍將士都認識,一旦弄過去辨認,還能跑得掉麼?不得不說這真是天意弄人!名氣反而壞了性命。如果剛才沒被人認出來,事情還不算糟,那邊關之地一旦被攻破就是妻離子散,無從查起,只要應對沒有差錯,還真難確定是從哪裡來的。不過現在根本不需要再狡辯了。
此時薛崇訓正在中軍接見突厥內應亓特勒,因為情報屬實為唐軍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薛崇訓對亓特勒“棄暗投明”的做法大加讚賞,承諾要給予官職和相應的獎賞,以為突厥人的表率。
部將把李適之的事兒稟報上來,薛崇訓喜道:“把他帶上來。亓特勒在書信中提及與此人有隙,不料今日已落入我軍之手。”
薛崇訓又好奇地問道:“你和李適之之間的恩怨又從何說起?”
亓特勒道:“其實並無多大的怨恨,不過此人善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