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正的軍人。
散場後石大壽問龍謙,下一講在什麼時候啊?龍謙說後天晚上。石大壽表示還要來聽,龍謙笑道,可以啊,你們兩位有文化,有見識,如果對我的課有不同意見,隨時可以提出來討論。
石大壽說沒有,你們的訓練很好,真的很好,真的沒想到。
第二十六節俘虜們三
梁華達明白石大壽說的沒想到不是指匪軍的軍事訓練,而是指在新軍沒聽過這樣的觀念:軍隊首要的不是忠君,而是保衛國家和百姓。
朝廷不就是國家嗎?石大壽私下與梁華達討論,梁華達當然認為朝廷就是國家,但石大壽卻質疑這個似乎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了:我覺得龍司令說的對,朝廷是朝廷,國家是國家。我們有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朝代更迭,國家不變。山東還是山東,直隸還是直隸,軍人應當效忠朝廷還是效忠國家?就像龍司令講的臺灣被割讓日本,全島居民大哭不從,從而奮起反抗,你說如果咱們在臺灣,是聽朝廷的命令拱手將臺灣讓給日本,還是奮起保衛國家的領土?保衛無辜的被朝廷拋棄了的百姓?
石大壽是新軍戰俘中職務僅次於梁華達的軍官,倆人同病相憐,又是津門老鄉,自然有什麼事都在一起商量。對於石大壽的心事,梁華達清楚完全是聽了龍謙的煽動。軍人不聽命於皇帝,那還了得?不是成了藩鎮割據了嗎?但梁華達承認,龍謙所講的臺灣被割讓日本後的種種慘劇,確是事實。身為軍人,想起臺灣數百萬軍民被朝廷所拋棄,心裡當然難過的很。可是梁華達還是不能贊同龍謙的觀點——當然是叛賊的觀點,“大壽,你不要聽龍謙胡說,你也是念過書的人,忠君而後愛國嘛。龍謙這廝心懷異志,居心叵測,萬萬不可上了他的當。”
石大壽不以為然,“子成兄,如果不是毛陽鎮失手,我哪裡能聽到這些令我眼界大開的談論?人家說的對,理越辯越明,我認為人家講的對!”
梁華達知道石大壽就是一直性子,甚至有些二百五,“大壽,就算龍謙那傢伙說的在理,咱不能跟那些沒見識的兵們比,戰敗被俘,其實也不能全怪咱們,是不是?但降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石大壽打斷了梁華達,“老梁,這幫人雖是土匪,但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戶子弟,他們搞的那些談心會我都知道,其實人家也不瞞咱們,說的難聽點,也是朝廷給逼的!我手下好幾個兄弟之所以下了決心要投龍謙,就是聽了人家的談心會後動了心的。降敵?我還是覺得人家說的對,土匪也是中國人,也是朝廷的子民,如果朝廷愛惜自己的子民,自然沒有這大股小股的匪寇響馬了。投降自己人,也算不得丟祖宗的臉,只要不投降洋鬼子,照樣進得了祖墳。至於他們對洋鬼子的態度,你是知道的,反正我覺得人家講的,比我在隨營學校學的高明透徹!洋人哪個是真心幫咱中國的?堂堂新軍,在見識上居然不如一幫響馬!”
“大壽,你還是要慎重,這是關係到自己前程的事。我聽杜三立說,他們最近準備釋放咱們了,我想應該不是騙我。”
“老梁,我又不是無知蒙童,當然會慎重。”
石大壽迷上了龍謙的講座,最近的主題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果和對外擴張的趨勢,自然聯絡到了與俄國在東北的碰撞。說實話,梁華達儘管是新軍隊官,也搞不清東北牽涉到俄、日兩國間的對抗,這個分期進行的講座也迷住了梁華達,為此還對龍謙斷言的日俄必將在東北有一戰的判斷與石大壽爭論了幾次。既爭論會不會打起來,也爭論日俄如果開戰誰會贏,誰贏了對中國有利。最後一個爭論的問題是龍謙留給聽課的人思考的。石大壽的結論是日本贏了對中國更有利。梁華達的結論是無論誰贏,輸家總是中國。
石大壽與梁華達成為晚上學習的常客後,受他倆的影響,更多的俘虜加入了聽講的行列。不僅聽講時事,俘虜們還參加了識字班,尤其是那些不識字的俘虜們,表現出了極高的識字熱情。
又過了幾天,石大壽對梁華達說,我不回去了!我決定加入蒙山軍了。
梁華達吃了一驚,“大壽,此非小事,千萬不可草率。”
石大壽笑笑,“良禽擇木而棲,可笑自己還將人家當土匪呢。跟著龍司令,比跟著曹大人有意思多了。我既被俘,回去也沒什麼前程了。蒙山軍這樣的隊伍,我相信不會久居這個窮山頭的。我手下的弟兄,已經有很多準備報名加入他們了。”
對於最近俘虜們思想上的變化,梁華達倒是知道一些,原工兵隊至少有七八個申請留下——後期,也就是被俘兩個多月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