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已去,但卻不願參加義軍。蔣翊武不耐煩起來,呵斥道,你若是從了,便是我等的官長,你若是不從,那便是鐵心要效忠韃子了,那好,我便成全於你!說著推彈上膛,瞄準了黎元洪。
在死亡的威脅下,黎元洪只好妥協,表示願意出面領導原二十一協部隊,也原意聯絡薩鎮冰,但黎元洪卻提出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武昌本是四戰之地,現在龍謙大兵壓境卻不進攻,定是存了和平解決武昌的念頭。各位若是要我控制二十一協沒有問題,若是要我跟蒙山軍拼命,則另選高明吧。我在三年前就跟蒙山軍打過交道,深知該部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實在是國內一等一的精兵!現在武昌名義上有一鎮又一協,總數不足兩萬,隊伍剛生鉅變,軍心不穩,而且機關槍大炮均少於對手。而龍謙親統的南方軍已有三師之眾,我軍無論如何不是敵手!要知道他的師可不是我們的鎮,否則葉延冰如何能以一師而抗北洋三鎮精兵?
說來說去就一個字,和談!
這點倒是與譚宋不謀而合。但談什麼?誰去談,卻沒有定計。當務之急是停泊於武漢江面的海軍艦隊。眾人正議著,有人來報,說二十一協部隊與海軍發生了衝突,軍艦炮擊劉家廟引起大火。
宋教仁急急引了黎元洪前往劉家廟,倒不是報告的那樣嚴重,海軍確實開炮了,卻損傷很有限。黎元洪急忙控制部隊,不得還擊。又匆匆寫了給薩鎮冰的信,請求薩鎮冰至少保持中立。
大義是不要講的,黎元洪對宋教仁說,我這位水師學堂的老師看的比誰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