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隊奔襲作戰,伏擊及爆破外,重點加強了馬術,自救等內容的訓練。原先預備役部隊只有一個騎兵通訊排,現在從騎兵營調來了三十幾名騎術高超的老兵和七十匹戰馬加入了預備役,所有人都必須學習騎馬,不擅馬術的黃錦輝被摔的七葷八素,但經過一個月的訓練,磨破了大腿,總算是基本可以駕馭賓士的戰馬了。
這次加練了徒手及白刃格鬥的科目。總教官是蔣存先。與之前反覆練過的拼刺術不同,這次是一對一,一對二的格鬥,蔣存先從情報處行動隊帶來的四個教官都是徒手格鬥的高手,黃錦輝懷疑他們都出身武術世家,因為這幫人太狠了,總是教他們一招制敵的狠辣招數。在黃錦輝看來不免有些殘忍,比如撩襠腿,鎖喉術,就是一招殺人嘛。
白天是緊張的訓練,晚上要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是來學習,主要講東北的氣候,民情以及俄軍與曰軍的裝備,訓練及部隊編成。這讓黃錦輝意識到他們將要承擔非常特別的任務,目的地顯然是遙遠的東北。
一批新裝備也被送到預備役司令部,有百餘支嶄新的德式步槍,最令黃錦輝感興趣的是送來了四十支塗著黃油的德國造匣子槍,彈匣容量十發。隨槍配備了五百發子彈,夠多了。不過每人只領到二十發。
之所以叫匣子槍,是因為這種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