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2 / 4)

小說:蒙山軍 作者:溜溜

情報科的第一批成員胡福才護送去了天津,寧時俊開始辦龍謙交給他的“外交”使命。但第一件就辦砸了,袁世凱根本不見他,有關部隊駐紮,編制,軍費,武器等一系列問題便無從談起。等了數日,僅見到了袁世凱的參謀長徐世昌,此人的頭銜一大串,但就是參謀長的職責,哪裡有這三個字直截了當,含義明白?這算是對等接待?寧時俊發現,當初辦理招安事務時的徐世昌判若兩人,當初的謙恭之態再也看不到了,架子徹底端了起來,言語間除了傲慢還是傲慢,唯一的收穫就是將報告遞到了徐世昌手裡,沒有任何的答覆,也不會有答覆了。

寧時俊清楚了濟南的態度,出於禮貌,又等了兩日,再去見徐世昌,下面的人說徐大人跟袁大人出去視察部隊了,還不曉得何時回來。寧時俊不再耗費時間了,掉頭去了太原。

寧時俊是蒙山軍中極少數理解龍謙打通關節意義的將領。也懂得當前最重要的不是軍費和武器,而是真正控制沂州和兗州。所謂真正控制,就是軍事佔領,就是擠走袁世凱武衛右軍直屬部隊,由蒙山軍接管沂州兗州的防務。做不到這一點,龍司令所有的宏圖大計都是紙上談兵。

蒙山軍內部不是沒有意識到此問題重要性的人,而是沒有幾個真正理解龍謙採取外交斡旋的方式達成目的的含義。龍司令需要的是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猛烈地發展自己的勢力,而不是重新與官府開戰。

被招安成為官軍已經九個月有餘。部隊內部沒有幾個人認為自己已成為官軍了。這種現象是寧時俊樂於看到的。從蒙山賊到蒙山軍,再到威勝軍右翼,短短兩年內天翻地覆的變化已經征服了寧時俊,他堅信龍謙會讓這支部隊得到更大的發展,最近龍司令總是用“團體”一詞,很形象,很貼切。

龍謙出任兩州鎮守使讓部隊高層欣喜若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整編的逐漸完成,高層渴望佔據兗州及沂州的心情更加迫切。數千人侷促在十幾個鄉村裡,又是冬季,住宿。訓練都很成問題。龍謙曾開玩笑地說。我這個鎮守使不急著進城就位,他們比我還急。不就是希望過上更為舒適的生活嗎?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這種苗頭很值得注意呢。

作為統管部隊訓練和後勤的參謀長。寧時俊理解諸將的心情。認為不能簡單地視為諸將渴望過上更為舒適生活是他們急於進入城市的主要動機。他們主要是要佔據地盤。在部隊離開蒙山後。建立根據地的好處算是嚐到了。現在有了更大的舞臺。更大的迴旋空間,不急迫地實現是不可能的。但寧時俊鄙視團體內大部分人迷信武力的態度。他們認為既然龍司令已是兩州鎮守使,佔領沂州和兗州是理所應當的事。完全可以用武力驅逐李純和曹錕兩個手下敗將。這種態度以魯山為代表。封國柱、馮侖是其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認為,如今蒙山軍實力達到有史以來最強,當初可以戰勝官軍,現在沒有理由做不到,他們甚至私下埋怨龍謙對官府的軟弱,他們不退兵,趕走就是了!反正咱們佔著理,怕球!

馮侖封國柱甚至認為,龍司令完全是因為投降了朝廷後專心要做朝廷的忠臣,變的膽小了,畏手畏腳。

寧時俊現在相信,龍謙絕不是滿清朝廷的忠臣。儘管他在護送朝廷的路上表現出盡職盡責的一面,而他在威勝軍右翼成立後,時不時也會在一些場合講一些忠於朝廷,為太后分憂的話。寧時俊注意到,這種話一般是有外人的場合才講,比如唐紹儀、吳永在場的場合。而內部的會議,龍謙極少提朝廷,還是蒙山軍整軍以來的那一套。最大的證據在於,龍謙抓住機遇斷然打劫王府的行為,證明了他根本就沒有準備跟滿清朝廷站在一條船上。這個判斷對於寧時俊是樂於看到的,也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寧時俊便對朝廷徹底失望了,或許是給家族帶來災難的甲午海戰的失敗,改變了他的命運,或許是在蒙山寨的時光,讓他萌生了改朝換代的念頭。但可以確認的是,是在龍謙接掌蒙山寨後,才在寧時俊眼前開啟了一扇窗子。

首先是他命運的改變。孫氏兄弟是歧視知識分子的,如果不是龍謙掌權,他不會躍升至幕僚長的高位,特別是“二一”整編,他一躍而成為蒙山軍名義上的第二號人物。

其次是部隊的發展,從一支註定不會有結果的響馬隊伍在短短兩年內實現了不可思議的轉身,成為朝廷新建陸軍的一支,有了自己的編制和地盤。

第三是龍謙令人驚異的深謀遠慮,比如對去年天下大勢的運用,除掉那個人,誰會想到發生在北京和天津的一場戰爭,徹底改變蒙山軍的命運呢?誰能在三月份就著手佈局應對這場戰事呢?龍謙對江雲的任務並未瞞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