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襲吉點點頭,正要說話,外間快步走進來一名船員,抱拳道:“掌監,前方有一艘遊船攔住水道,遊船上掌燈五盞。”
李曜一愣:“掌燈五盞是何意思?”
船員道:“這是河上規矩,意思是請來船暫停。”他見李曜面帶異色,又補充道:“一般來說,這暫停並無惡意,多是對方有事情我等幫忙才會掌五盞燈示意。”
李曜微微蹙眉:“若是平時,臨船有事,我等停下來幫忙,倒也義不容辭,只是今日”
那船員欲言又止,李曜笑了笑:“可是某說得不對?船上的事,某並不清楚,若有別的規矩,你不妨直說。”
那船員屬於河東軍械監“航運司”下屬低階成員,見李曜這個掌監一點架子也沒有,不禁心懷感激,當下再次抱拳一禮,道:“掌監明鑑,似這等能在運河走動的遊船,多是豪門所有,這些人家的郎君、娘子出行,等閒是不會輕易請我等商船相助的,而眼下這遊船不僅掌燈五盞求助,而且還特意將船橫於河中,若是我等視而不見,只怕反而引起這些人的疑心”
李曜“哦”了一聲,略一思索,點頭道:“嗯,言之有理。”他擺擺手:“這船本就是我軍械監的商船,人貨俱全,你等便只管按規矩相助,我等諸人只在艙中不出便是。”
那船員得了吩咐,應了一聲,便走了出去,李曜等人自在艙中說話,誰知沒過多久,便聽見外頭響起一個清麗的女聲:“李使君好一招金蟬脫殼,不僅在賊巢重圍之中飄然而出,整個汴州還被使君一手攪得難以安生,當真是通天手段。只是奴家一介女流,又是騎馬,又是乘船,趕了大半夜的路才得以在此相迎使君,使君莫非便狠心將奴家拒之門外,不予相見麼?”
李曜愕然一愣,這聲音雖然婉轉柔媚不似先前,他卻也完全聽得出,外面這女子,乃是那位盈香妙坊坊主,楊行密之女!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船行數日,已至淮揚。至於朱溫回城之後的暴怒,李曜已收到軍械監各地商行秘傳訊息,觀之哂然。
獨立船頭,李曜一邊看著岸邊風景,一邊輕笑自語:“朱梁,不過如此。”
江淮地區北臨中原,南濱長江,是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春秋時期就在這裡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邢溝,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役都發生在這裡。唐初因“山川形勢”分天下為十道,定期派人巡察吏治,在江淮地區設定淮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0年)唐玄宗分天下為十五道,淮南道保持不便,每道置採訪使。乾元元年(758年),改採訪使為觀察處置使,道逐漸成為常設地方機構。安史之亂以後,軍事紛起,內地亦相繼設立節度使,併兼任本道觀察使及安撫、支度、營田、招討等使,總掌管內各州軍事、行政與財政大權,其轄區事實上成了中央與州之間的一級行政實體,節度與道制合而為一。
淮南道節度使之置始於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永王磷自江陵東下,圖謀割據江淮,肅宗建置淮南節度使,統轄揚、楚、滁、和、舒、廬、壽、濠、光、申、黃等十三州,意在牽制永王磷。不久,又將光、蘄、黃、安、申、湧等六州劃歸淮西地區。元和十二年(817),平淮西以光州來屬,鹹通十一年(870),又以泗州來屬,尋以泗州還感化軍。到唐末,淮南節度使統轄揚、楚、滁、舒、廬、壽、和、濠等八州。淮南道所轄地區南臨長江,東瀕大海,北抵淮河,西達大別山山脈,形成了依山傍水,有著天然屏障,便於攻守的軍事區域。特別是大運河的開鑿,淮南地處南北交通之要衝,因而交通發達,大運河由南向北貫穿其境內。東南財賦必須由大運河經淮河入汁河再轉黃河抵達關中,這一曲折的水道構成了唐朝的槽運系統。陸路交通也較為發達。隋唐時修築運河,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水陸運道兼修。因此,淮南“兼水陸漕運之利,有澤魚山伐之饒,俗具五方,地綿千里”。正因為如此,江淮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淮南也是唐代重要經濟區域和財賦之地。這裡農業生產較為發達,盛產稻米。從唐人的一些詩句中,可見當時的狀況。楚州是“萬頃水田連郭秀,四時煙月映淮青”;舒州是“魚網平鋪荷葉,鷺鷺閒步稻田”;和州是“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青。”
淮南地區東部瀕海,有著豐富的海鹽資源。早在西漢初期,吳王劉澳鎮廣陵時,即招亡命之徒煮海水為鹽。《新唐書·食貨志》載吳、越、揚、楚鹽倉達數四,積鹽達二百餘萬石。揚、楚二州是重要的鹽生產基地,揚州附近的百姓多以煮鹽為業“冶例開山鑄,民多酌海煎。”在楚州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