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主義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的生死鬥爭的繼續。在中國,在我黨,這一類鬥爭,看來還得鬥下去,至少還要鬥二十年,可能要鬥半個世紀,總之要到階級完全滅亡,鬥爭才會止息。舊的社會鬥爭止息了,新的社會鬥爭又起來。總之,按照唯物辯證法,矛盾和鬥爭是永遠的,否則不成其為世界。資產階級的政治家說: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一點不錯,不過鬥爭形式,依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罷了。”
由此,在反右派運動和“大躍進”
運動中提出的,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後,國內還存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兩條道路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錯誤觀點,就直接引申到了黨內。毛澤東把彭德懷等為更好地
231
廬山會議的教訓52
糾正“大躍進”的錯誤而提出的正確意見,視為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進攻”
,而且尖銳到這種程度:他們進攻的實質,就是要代表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分裂和渙散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機會主義的派別,破壞無產階級專政,破壞社會主義革命,要按資產階級的面貌來改造黨、改造軍隊、改造世界。
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把“階級鬥爭”理論運用於黨內,同他對社會階級和階級鬥爭狀況判斷錯誤有密切關係。
1956年9月黨的八大透過的政治報告,根據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完成的形勢,對我國的階級、階級鬥爭和主要矛盾等重大問題,本來作出了正確的估計。八大報告指出:在我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已經消滅,民族資產階級作為階級正在消滅的過程中,暴風驟雨式的群眾階級鬥爭已經結束,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已經取得基本的勝利,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已經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