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提高,我們就還有可能犯類似的錯誤。
二A
關於廬山會議我有一個記錄本,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
可以談得比較清楚一些。
廬山會議之前
廬山會議前有一系列會議,除鄭州會議外,我都參加了。
先簡要介紹一下幾次會議。
南寧會議反反冒進,大家都知道。
陳雲沒有參加這次會。
這次會前,柯慶施曾在毛面前攻擊過陳雲。我是為三峽問題去南寧的,會議已近尾聲。
毛澤東多年來聽了林一山的意見,
1980年10月30日在小組討論會上,應大家的要求,概述1959年廬山會議A情況。
150
41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
想上三峽(因此寫了“高峽出平湖”詞)。會上他聽說李銳是反對派,於是把我們兩個人都找去。我到的時候,大家為我捏把汗。可是,聽到我們兩人當場的說明,又各寫一篇長文之後,便採納了我的意見。由此可見,只要言之有理,個別問題他還是聽得進意見的。就在這次會上決定水利、電力兩部合併,要我做他的兼職秘書。
接著3月成都會議,參加會議的各部門和各省市,都寫了如何大躍進的報告,透過了30多個決議。
柯慶施提出15年全民都成為大學生。成都街上有群眾鑼鼓聲大躍進已經開始。會中我去彙報過一次小組會情況(喬木在座)。我進去時,毛指著我說,“這也是一個不知世事的人”。我反映了對柯慶施、陶鑄兩人的發言稱“對主席就是要迷信”
,我頗不以為然。毛說,“他們是有所指而言的”。我還反映了少奇發言時的感想:“跟主席比,我們差一大截”
,所謂“不知世事”。
喬木告我,毛對國務院的工作不滿意,說“幾十個部,不知都幹些什麼”
(後來提出“以鋼為綱”帶動全域性)。回到北京後,毛找我談過兩次。主要談糧產如何倍增的問題。有次先同譚震林談淮北如何水利化,批評了水利部領導。
4月廣州會議,各主要工業部參加了,地方同志很少。
討論15年超英國時,第一個彙報的是地質部劉景範,還沒聽十分鐘,毛聽不進去,中止了劉的發言。大家頗緊張。
6月間,有天找我到游泳池談話,講到鋼要翻一番。
第二天碰到王鶴壽,告知此事,他很感突然。
6月底,各大區開計劃會,定1959年指標。各主要工業部和富春在上海幫助訂華東計劃,我代表水電部參加。華東
151
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541
1959年要生產600萬噸鋼。開會期間,六大區互通電話,指標節節拔高。
華東會上考慮的二五鋼鐵指標上限竟達1億噸。
這時一機與冶金兩部矛盾已尖銳暴露。
參加會的各部1959年都照600萬噸安排,唯獨我沒有接受電力指標。柯慶施因此對我極為不滿,讓人帶我去參觀江南造船廠等三個“躍進廠”。我走時留一封信,仍堅持電力無法滿足。
7月7日我給主席寫了一封長信,憂心忡忡,反映華東會議高指標情況,以及各種難以解決的矛盾。從用電“你碰我擠”出發,提出“必須堅決排隊,堅決分輕重緩急”。說“這次還碰到好大喜功,而對其目標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卻又茫然無知的事例。有些事情需要時也可以‘霸蠻’(湖南土語,難搞而硬搞)
,但有些事‘霸蠻’也無濟於事。大家確實都是鼓足了二十四分幹勁,但是在計劃上很少聽見‘留有餘地’。“
8月北戴河會議。鋼翻一番,只好背水作戰,登報。這些情況大家都知道。這次會議沒有找我談話,我知道那封長信毛看不進去。
12月武昌會議,透過公社決議,糧食產量公佈700億斤。找我談過一次話,講到鋼鐵翻番之不易,問題複雜。會上1959年鋼指標降到200萬噸。
我斗膽說了一句:“不到黃河心不死。”於是,毛提到7月那封長信,說我“寫得不明朗”
(我心中想:你沒看進去)。陳雲不同意公佈700億斤,跟喬木說了。王稼祥不同意搞公社決議,同少奇談了,少奇要他去反映,王不敢。後來少奇反映了,結果毛大為反感。
1959年4月上海會議之前,我感到形勢嚴峻。陳雲在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