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我們的回答是這樣簡單: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它不但有利於資產階級,同時也有利於無產階級,或者說更有利於無產階級。現在的中國是多了一個外國的帝國主義和一個本國的封建主義,而不是多了一個本國的資本主義,相反地,我們的資本主義是太少了。“
這就是共產黨當時願意和國民黨在合作抗日以後繼續合作建國的根據。
共產黨人所說的“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
,並不是說中國將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已經考慮過中國民主革命勝利後將成立怎樣的國家的問題。一方面他要求發展資本主義,一方面他以為不應該重走西方資本主義的老路,因為他擔心這將導致下一次流血的社會主義革命。
中國共產黨人也曾反覆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在30年代曾提出“非資本主義”發展前途的概念。既然資產階級不能領導完成民主革命,無產階級在這個革命中起著重大的、以至領導的作用,那麼革命勝利後就不可能是建立資產階級專
69
胡繩文集94
政的國家。但是“非資本主義”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
40年代,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概念,這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對這個問題的明確答覆。毛澤東解釋說,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就是“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
這個國家所實行的經濟,概括地說,就是“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這個共和國的國家所有”。
“這個共和國並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並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