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的代表重光葵,拖著在中國失去一條腿的身軀,登上密蘇里號戰列艦,向美中英法各國盟軍簽字,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三百架盟軍戰機同時掠過天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一天走到了終點。
這一刻,中國海軍上將陳紹寬,就站在密蘇里號揚眉吐氣的盟軍將領中,中國海軍這一刻的尊嚴,洗雪了甲午以來五十年的恥辱。
但是這一刻,中國海軍也已經全部拼光了。
戰前的排水六萬噸、九艘巡洋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隊,在戰勝的時刻,只剩下了重慶芭斗山錨地的六艘淺水炮艦,不足兩千噸。
陳季良的第一艦隊、曾以鼎的第二艦隊,在長江的江陰封鎖線、馬當封鎖線拼光了。
沈鴻烈的第三艦隊,在青島沉沒了全部艦艇,陸戰隊帶著艦炮節節後退,節節抵抗,在馬當長山要塞血戰中找到了自己最後的歸宿。
陳策的第四艦隊,在兩廣一直打到西江上游,全軍覆沒,司令官陳策中將重傷致殘。
三百八十萬軍人之血中,不乏海軍官兵的亮色。
民國海軍中的大英帝國爵士(10)
陳策,自抗戰開始,即以國民黨中央執委、海軍部次長、廣州江防司令的身份,督戰虎門要塞,率領第四艦隊(又稱粵海艦隊)和海軍陸戰隊拱衛中國的南大門。自1937年8月起,日本陸海軍連續進犯珠江口,威脅廣州,陳策每戰必身先士卒,在炮火中指揮作戰。
說起來,國民黨中央執委海軍中將這個職務可是不低,中央執委,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國務委員,也就是吳儀這個級別吧,海軍中將,石雲生升任中國海軍司令員的時候也不過是中將吧。這個級別到第一線硬拼實在是過分,能想象吳儀到老山前線指揮一個營打衝鋒嗎?
問題是陳策沒法和這兩位比啊,吳儀在外貿部的時候用銀子就可以用億來計了,石雲生這樣的海軍司令手下大小戰艦一百多萬噸,沒事可以買澳大利亞的航空母艦來拆了研究玩。陳策這個海軍中將屬於皮包式的,手下的軍艦滿打滿算幾千噸,虎門要塞的大炮從孫中山討陳炯明的時候就不斷讓陸軍借走,且無一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還,陸戰隊員加在一起不到陸軍兩個團,中國政府在長江上的主戰線都一個勁兒吃緊,老蔣紅著眼睛把粵軍往華東華中戰場上調,連餘漢謀看家的鄧龍光師都扔進南京會戰了,哪有餘力給遠在天南的陳策補人補炮。
這中將也快成要飯的了。沒辦法,當時的中國就是這個情況,沒有錢,沒有炮,只好靠官兵不怕死。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陳策依然艱難的進行作戰準備,他電令第四艦隊最大、最好的兩艘戰艦肇和號巡洋艦、海周號巡防艦出虎門巡邏截擊日軍登陸部隊。
陳命令陸戰隊增貯炮彈,將虎門要塞有效佈防為三線,即最外端的大角、沙角炮臺為第一線,橫檔炮臺為第二線,鎮遠威遠炮臺為第三線,分兵駐守。正常的佈防,應該是大炮在後,小炮在前,因此日軍進攻大角沙角炮臺的時候,三線炮臺都可以對其打擊。陳自知力量不夠,因此巧於用智,下令把最大的維克斯大炮部署於最前,而後面的兩層炮臺只裝備輕型火炮,用於打擊繞到大角沙角背後的敵艦。這古怪的變陣其實是個變相的空城計,又像個核桃殼,外面硬,裡面一團柔軟,實戰中這個古怪的變陣讓日本人大吃苦頭。
因為防空力量不強,陳籌措資金,急速從香港購買高射炮,並聯絡空軍予以協防。此外,虎門要塞官兵還蒐集廢船、鹿角等沉塞於珠江口,堵塞航道,並加緊修築廣虎戰備公路。
日軍此時也大力加強在華海軍兵力,除原有在華兵力外,抽調艦隻成立第四、第五艦隊,並派出海空軍進駐華南,其主力為航空母艦龍驤號、鳳翔號,巡洋艦夕張號,驅逐艦疾風、追風、朝顏等組成的南支派遣艦隊。鬼子那時候豪橫啊,僅一艘鳳翔號航空母艦,就超過了廣東所有中國軍艦噸位的總和。
1937年8月8日,日軍飛機低飛偵察虎門要塞,守軍用高射炮射擊。日機退去,隨後開始轟炸虎門要塞和周圍陣地,虎門之戰拉開序幕。
從1937年8月開戰,到1938年10月5日虎門要塞陷落,日軍先後對虎門發動過三次大規模的進攻。
8月中旬開始,日軍不斷派艦炮擊虎門要塞,並以飛機轟炸。最初的日軍進攻並不順利,陳策深溝高壘,虎門要塞的岸炮艦炮配合,官兵對水道瞭如指掌,只要日艦靠近炮臺,便隨時發炮還擊,尤其肇和、海周兩艦雖然陳舊,但在自己內線行駛,依託島礁活動,機動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