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3 / 4)

小說:漢末超級書院 作者:冰點沸點

明白了!”眾人齊聲回答到。

“那麼,現在開始安排你們的任務。讀到名字的上來領取,而任務的內容只能你們自己知道,千萬不可以告訴任何人!”謝信拿出一個小箱子,然後開啟拿出了一疊信封。

大家不知道謝信問什麼那麼鄭重,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猜到了謝信的用意。

說穿了很簡單,就是保護他們自己。而前提就是,在場的同學之間,有人存在背叛大家,並且出賣的可能。

好吧,或許是自己想多了吧?那些聰明人不由得暗暗嘀咕,實際上他們多少也明白,或許這也是謝信在預防這個情況的發生而已。

但只要有這個機率,那麼就由不得自己不慎重了。

分割線

三個月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謝信此刻已經和南邊的那些修士和妖怪達成了協議,又或者達成了什麼交易,所以駐守在南方的那些修士和妖怪都紛紛四散而去,不再直接出現在華夏共和國之中。

當然,他們其實也沒有真正離開,只是從視線之內轉入地下而已。而那麼做的主要原因,只怕還是在監視,並且確認謝信是否履約。

大漢帝國的四種報紙,如今已經獲得了不小的成功。最近的一期,大漢報直接賣出了三十萬份,除了兩萬份是被司州的人購買的以外,其他的都是被各地辦事處的商人進行購買,然後火速運往各地發售的。

而其餘的三種報紙,因為輿論的範圍不同,內容的不同,銷售量也多少有些不太一樣,但至少都保持在二十萬份以上。

說實在的,一文錢一份的報紙,而且篇幅還是十六頁合計四張紙的報紙,運到外地完全就是賠運費而已。但是隨著‘廣告’這玩意的出現,各地的商家倒是樂意幫忙運輸。

最多,不過是廣告費減少一些而已。說實在的,誰不希望自己品牌的商鋪,讓給更多的人看到?如此幫忙帶去各地販售也是沒什麼的。

不管如何,大漢帝國的各種言論,開始傳播到各個地方。甚至因為新奇,所以也有不少傳播到了南方那邊去。

很多南方人也知道北方有一個宗主國,但是北方是什麼樣的他們不知道。而很多人知道北方是什麼樣的,但是很久沒有回去了,很想知道家鄉怎麼樣了,所以或多或少都會購買報紙,反正到了他們那邊最高不過兩文錢的價格。

第一份傳入南方的報紙是在一個月前,而一個月後的如今,每期都會有五萬份報紙銷往南方。

只是這個潮流沒有持續得太久,變化就出來了。

由議會和偉大的司馬大總統做出了決定,即日起禁止一切北方的報紙流入華夏帝國。另外即日起華夏帝國建立‘新聞局’,並且舉辦官方《南國報》。

本來打算叫做《華夏報》的,可惜這個名字也叫被北方華夏黨佔用了至於《共和報》,顯然又觸犯到了很多很多人的利益,畢竟華夏共和國說是共和國,實際上是打著共和國的名號,繼續玩著封建制而已。

而之所以禁止北方的報紙,主要原因就是北方的報紙不僅把北方百姓們的生活描寫得多麼美好,還列舉了南方四民的後面二民的苦難生活。

長期以往,三四等民自然會心生不滿,而四民制度顯然也會被推翻。

至於《南國報》出爐以後,自然還是學著北方那些報紙的模式,玩起了歌頌國家,諷刺北方的橋段。廣告的推行,倒也讓這份報紙賺了不少。

只是很快司馬懿又無奈的發現,這份報紙的訂閱率居然不到一萬份而且購買報紙的主體,還是各個世家大族,平民幾乎沒有多少。

為何?

整篇的文言文,根本沒有北方白話文那麼通俗易懂。而這個情況,還一度被南國報用來批判北方,說其‘粗俗不堪’。

其次,主要還是邊市的出現。就在三個月前,大漢帝國封閉了所有邊境,不允許任何華夏帝國的人進出。不過為了方便貿易,所以在邊境之地設定了大量的邊市,交易價格非常公平,而且還省了不少商家的運輸麻煩。

一開始大家自然是欣喜萬分,但是自從報紙這玩意出來之後,司馬懿才發現這個制度直接導致南方的人根本進不去北方,自然也拿不到任何北方的具體資料。

這樣的情況下,北方多麼好,多麼壞誰也不知道,所有批判北方的話語,來來去去也就是那麼幾句,而且空洞乏味,時間久了自然沒什麼再去看。

而北方到南方,因為北方是宗主國,所以大漢帝國的人民進出南方那是可以隨時隨地的。共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