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為劉辯歌功頌德了。
百姓得到實惠,一切功勞全部歸於劉辯,這樣的提案還不好還要如何?
“主公所慮,不是這份提案的好壞,而是華夏書院的研究能力吧?”賈詡就是個地道的陰謀家,同時也最會看透人心。
“文和果然知道我的心意!是的,華夏書院的研究所!它的存在,對於任何一個勢力而言,是可以迅速拉開與其他諸侯差距的寶貝。
這樣的寶貝,不被我控制住,我心不安啊!”劉辯冷笑著說到。
或許謝信對他有恩,讓他擺脫了傀儡的下場,並且還有機會重振漢室。但如今的他已經是益州牧,手中有著不小的權柄。
隨著權柄的增大,尤其對光復漢室的渴望不斷加劇,他就越不能容許有什麼東西,脫離他的掌控。
“況且”劉辯接回提案,“制定出來的提案,可以將利益全部讓出去,自己卻是什麼都不要,這樣的提案,我能夠安心?”
那個時代就是那麼神奇,地方官吏清廉不貪,皇帝就不安心。若是鉅貪但對民生無大影響,皇帝卻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神奇的是,這樣的鉅貪甚至可以不斷提拔重用。
“主公是在擔心這個啊其實若是學過經濟學的,倒是很輕易看出他們的所圖。”田豐笑著說到。
“哦,他們所圖的是什麼呢?”劉辯立刻來了興致。
“很多方面,比如擴寬道路這點,對於家鄉都在南陽的他們而言,這就意味著不僅出入更加方便,買賣運輸也便利了許多,這是長期的盈利。
又比如稅收改革這條,取消關卡厘稅,只在交易的時候收取交易稅,而奢侈品則可以額外加收一定比例的奢侈品稅這點,也是大有文章。
要知道每個城池都會設關征稅,除了必要的稅率,稅吏也會敲詐一部分。如此算來,一次遠端行商,若沒有足夠大的背景,成本就要提高許多了。
而如今若是進行稅收改革,那麼就是點對點的收稅,如此一來,各自自然要想辦法提高貨物的流通水平,否則稅收將急劇下跌。而各地行商只需要繳納交易稅,經營成本就會降低許多。
若是控制得當,甚至可以利用商人迅速往受災地區調集各種所需物資,以此減少官府的救災難度。換言之,這是一個雙贏的獲利提案。”田豐寒門出身,才不管提案實施後,會有多少大家族的商會會受到影響。
“換言之,以田治中的意思,這份提案華夏書院是打算把名讓給我們,而他們追求的是改造的過程中,他們所能夠的利益?!”劉辯大概聽明白了。
“嚴格意義上而言,是我們名利雙收,但是他們所得的利益也不會低於我們。況且,就臣的觀點來看,這份提案不僅僅可以南陽那邊施行,不少條例甚至可以應用在整個益州境內。”田豐笑吟吟的說到,完全不顧幾個蜀地的大臣投射而來的殺人眼神。
“如此,先在南陽郡試行好了,好不好還不清楚呢!”劉辯看了看群臣的臉色,笑著對大家說到。
一時間,那些蜀地的文武大臣立刻鬆了口氣。
只要暫時不在益州施行,他們就有機會好好觀望一下這個政策。若是對他們有利,日後就多多支援。若是不利,那麼就堅決否定,理由就是蜀地和南陽的情況不同無法照搬,必須進行修改。
至於修改後的提案,會變成什麼古怪的模樣,那就知道天知道了。
“現在還有個問題,就是研究院存在的問題如何處理?文和,你既然發現了,就說說你的看法!”劉辯繼續問到。
“臣有三個提議!”賈詡雖然不喜歡出風頭,但被點名就自然是逃不掉了。
“說!”劉辯對賈詡也是相當的無語,明明早就準備好了,但若是自己不點他的名字,他就死活不說出來。
“主公可有三種選擇來達到目的:
第一種就是在益州也開設一個研究所,然後想辦法把南陽郡研究所的人用高官厚祿挖過來一批,以他們為基礎建立更多更大的研究所。
第二種就是勒令華夏書院搬遷到益州來,只要書院就在眼皮底下,他們就像向興風作lang,也沒有了法子。
第三種則是釋出政令,將華夏書院列入益州的政治體制之下,賜予書院院長和研究所負責人相應的官職。自此若書院聽話,則院長就留下來,若不聽話,就換一個院長便是了。”賈詡侃侃而言。
“你好毒!”李進聽聞,不由得暗暗給了賈詡一箇中指。
“這傢伙,沒事不要招惹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