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需要陽光的作物種在中層,那麼樹木滲透過來的陽光,就足夠它們生長了。至於底層幾乎不透光的部分,種上喜陰的作物,就能保證它們的健康生長。
如此,一畝地就能種上三種不同的經濟作物,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不少。”謝信耐心的介紹到。
“原來如此,但是肥力的問題如何解決?”黃忠同樣通曉一些農事,所以知道肥力的重要性。
“這就是另外一個課題了,如今農業部第二研究室那邊,正在針對肥料問題進行研究。現階段,提出的是利用農家肥經過發酵之後,再進行追肥。
雖然這樣可以彌補的肥力有限,但總比每隔幾年空置土地或者種植黃豆來追肥,要稍微有效果一些。”謝信指著另外一個房間說到。
“我該怎麼說好呢你們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寶地啊!”黃忠此刻已經兩眼發光了。
在談笑中,謝信又帶著黃忠參觀了政務部、經濟部、工業部等研究部門。隨著謝信的講解,黃忠就越來越興奮起來。
“老弟,這些研究成果”黃忠搓著雙手,不懷好意的問到。
“優先在南陽郡試驗,若是條件允許,則推廣到整個大漢。當然,前提是各地必須嚴守這些技術,不允許任何外邦偷學。
若是守護不密,導致技術外洩的話,一則取消該地的後續技術支援,同時若是其他諸侯膽敢私自支援的話,也將他們的支援停止;
二則向諸侯發出公告,必須向偷了這項技術的國家發兵。不求對方送還技術,但求對方付出百倍於這項技術的代價。如若不然,則停止支援各個諸侯新的技術。”謝信據實回答到。
“賢弟這話有點理想化了,要知道諸侯都是手裡有兵的,一旦惹火了他們,他們出兵直接把研究員都搶走了怎麼辦?
又或者他們自己設立研究院,從你們公開技術上偷學新技術,你們又該如何保證這項技術可以留住?”黃忠擔心的說到。
“這,也正是政務部研究的課題之一”謝信無奈的搖了搖頭,“現階段,只希望我華夏民族,因為有這些技術,而能夠獲得很大的飛躍,如此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哦,簡直都成了聖人了!”黃忠苦笑著說到。
“說起來,最近有一個課題是針對南陽郡的,集合了工業部、政務部、經濟部、農業部等所有研究部門的學生共同研究的課題,老哥你可有興致?”謝信狡黠的說到。
“什麼課題?!”黃忠立刻激動的問到。
“課題的名稱叫做:《南陽郡大改造計劃——將南陽郡改造成為華夏最大經濟,工業中心的設計方案》”謝信笑吟吟的說到。
“需要我做什麼?!”黃忠再也hold不住了。
第279章 劉辯問策改造開始
三天後,益州成都的劉辯,就收到了黃忠關於改造南陽郡的公文。
劉辯看了看,心裡倒是有了興致。但是他沒有急著批覆,而是在次日議事的時候,交給麾下文武傳閱了一番。
“各位覺得如何?”劉辯饒有興致的問到。
“我等粗人,此等文官的事宜,到底是好是壞,還真的無法知曉!”李進率先回答到,他的話立刻引來不少武官的附和。
李進其實也是家學淵博,但是謝信曾經告訴他‘武官不幹政’這個教訓,所以他明智的選擇不去評價這份提案。
其他武將不少品級低過李進,又或者知道李進此舉必有深意,所以也就選擇贊成李進的話。
唯獨皇甫嵩、嚴顏等自恃資格夠老,所以稍微檢視了一番。但僅限檢視一番,沒有作出評價,直接丟給文官那一邊。
他們也不傻,至少要挑刺,至少也要文官去挑。而他們這些武官,前期裝傻,後期察言觀色,確定劉辯的意圖之後,再發言就是了。
“主公,黃太守果然是文武雙全之能人,此提案不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一旦實行,無論對南陽郡,還是對主公,都有天大的好處。”張肅率先起身回答到。
“這份提案,是華夏書院院長謝信所作。交給黃太守看過沒有問題了,這才派人送到我這邊的。
當然,也算不得是謝信所作。嚴格意義上,是他發起,由他名下的研究所幾個研究部門合力制定的。”劉辯戲謔的說到。
“至少,提案寫得不錯。”王允笑著回答到。
的確,提案寫得很好,可行性也很高。同時,為了照顧到劉辯的面子,裡面還加入了一大堆的面子工程,幾乎就差沒有直接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