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2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付款後,日本人馬上開始佈置棉花收購轉運的事情,接下來的事情把他們徹底弄暈了!

1928年,整個華北水旱蝗災頻發,西北地區的夏糧只有兩成,秋糧幾近絕產!原本的棉花產區只剩下一些乾枯的只能當柴火燒的低矮秸稈,產量幾乎為零!

而另一個棉花產區河北省,則因為戰亂的緣故沒來得及播種完全,長出來的棉苗因為缺乏照顧長勢很差,又被過路地大軍來回糟蹋幾番,直接跟沒種差不多,這塊日本人控制下地棉產區也同樣沒什麼貢獻!

山東地區,因為農田水利的極大改善,棉花不僅沒有減產,反而大增,一千萬畝棉花產量創歷史最高紀錄地三億公斤,幾乎是去年全國棉花產量的總和!這樣的訊息公佈之後,世界棉花價格頓時下跌一成,特別是銷往東亞地區的棉花更是大減,沒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潤,這樣的出口生意做起來沒意思啊!

但是這些棉花,賣與不賣全在陳曉奇一手掌握中,別人說了不算,日本人想買,那得先算算這段時間的侵華行為給山東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再說!俺又不指望著賣給你賺錢!

日本國內主要以種桑養蠶為主,產量原本也不算高,棉花就基本忽略了。歷來是主要靠收購中國的棉絲加工之後再返銷的,這一次更加的指望不上了。

這樣擺在日本人面前的選擇,就只有此時主要出口棉花地西方國家——英國人和美國人。但是當他們找到英美人的時候,驚聞他們所有的出口份額都被南洋一個華人家族全都壟斷了!這個華人家族,就是黃家!

日本人這時候才真正明白過來,合著這一次的競標就是他們準備不足啊!四家以華人為主的投標方屁股後面都有足夠的棉花供應。日本純粹靠了習慣性地市場購入,這麼一來一旦出現這種大範圍的囤貨,他們頓時就傻了眼!前段時間光顧著忙活擠兌風和抵制日貨了,哪裡想到這幫傢伙們不聲不響的就把棉花都給攏在手裡了?他們這是都聽到了風聲啊!

日本人非常憋屈,以他們的情報能力,怎麼會這麼晚才得到訊息?怎麼會沒想到中國人玩這一手呢?簡直不可原諒!

1928年,全中國的棉花產量大約是七億多公斤,其中江北地區的主要產區不同程度減產之後,收到的新棉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南方產棉區中,日本人控制地部分收到手的並不多,已經織成布的都給搶購風收走了。現在他們除了逼迫蘇滬商幫將自家地棉花吐出來之外,沒別的辦法,要不然,他們就得想辦法買這些人的坯布,但是那價格想想就能把他們氣瘋了!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找買下了英美出口棉花的黃家談判!但是這個時候,為了躲禍,黃家代表人給日本人嚇得跑到山東去了,上海辦事處空空如也!

如果去山東找這個傢伙商量事情。那是非常嗦的,這時候的日本人在那裡活得跟老鼠似的,山東人看到他們眼睛裡都是要吃人的眼神,他們自己做的孽自己知道,況且若是黃家人鑽進了陳曉奇地保護圈裡不出來,想找到他太難了!

那麼另一個辦法,就是去新加坡的黃家總行去找人了!日本人立刻通知當地的機構去接觸黃家,得到的訊息差點讓矢田吐血——此次參加競標的、收購了全部英美出口棉花的那個黃家人,是另外一枝黃仲鵬。並非黃仲涵的子女,雙方之間的生意是嚴格分開的,根本不關他們地事!而黃仲鵬這一枝的人原本就是不參與家族經營的,後來一個第三代黃宗康不知道在什麼人的支援下從1925年開始涉足實業,並很快在南洋崛起,但是生意方面跟黃家基本不往來,所以雙方並不熟悉!

找不到正主,日本人抓瞎了!英國人和美國人不可能毀約將棉花在賣給他們,其他的棉花想要擠出來那也不是不可以。一則需要時間來籌集。二則價格上那就要狠狠的宰一刀,否則不能彌補他們的經濟損失。英美商人什麼時候在生意場上吃過虧?日本人只有乾瞪眼!

供貨期是日本人自己提出來縮短的。現種棉花那是來不及了,預付款也收了,想要毀約,丟不起那人也不能那麼幹,那麼棉花,這該死的棉花,到底該怎麼辦?!

還沒等日本人想好怎麼跟英美商人去協調,南洋發生了大事,導致列強殖民者沒工夫跟日本人扯淡了。婆羅洲地華人爆發了起義,他們打出來地旗號,是重建“蘭芳共和國”!

1928年10月初的時候,裝載著八百精英部隊和20架戰機地貨輪到達坤甸,卸下貨物之後就進駐造船廠修整維護,便在這個時候,藏在改裝過的集裝箱中的人員和裝置卸下來,趁著夜色轉移出去。特地分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