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的計算,後來又一次次的陷入到跟中國地戰爭泥沼,導致全方位的錯誤,現在,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俄國人的戰鬥力真得不值一提,如果連中國人都打得贏,那麼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就更加能打得贏!並且日本的進攻主方向還是遠東,俄國更是鞭長莫及,這麼好的計劃,怎麼會不執行!
這樣地論調,無疑是在合適的時候,對石原莞爾等過於保守穩妥的謹慎派,和原來的陸軍部以杉山元為首的急躁派提出批評,而採取折中地、相對穩妥的立場,貌似站的很高看地很透!
東條英機看過之後氣的破口大罵:“這是事後諸葛亮一般地信口雌黃!世界上沒有如果!錯了就是錯了!這個時候仍舊不立足於現實,而進行這樣毫無價值的批判,這樣地人在參謀本部混日子,有什麼用處!難道他們不知道,那是一場什麼情況下的戰鬥嗎?僅僅是旅團級別的戰鬥,雙方出動的戰機超過百架,戰車超過兩百輛!這樣的裝備力量,帝國陸軍拿得出來麼?”
跟中國一頓戰爭,日本軍隊徹底見識過什麼是落後於本世紀的軍隊,同時找到他們自己的定位…20紀初的陸軍,也見到了陳曉奇的軍隊…-未來的陸軍力量!而俄國,毫無疑問也是屬於未來軍事力量的範疇!就算俄國人敗給了陳曉奇部隊,別忘了,日本軍隊的戰敗,說到底也是敗給了這位陳氏軍閥的裝甲和空軍力量!這樣的差距,不是拿嘴說說就能解決的!
閒院宮載仁親王對那種看法卻有不同的考慮!他不是一個輕易就能認輸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士,一個有著極其豐富戰鬥經驗的皇室成員,有著元老派的年齡、少壯派的性格和擴大派的膽略的綜合體高人。在對中國作戰失利之後,他一方面頂著孫子輩的天皇劈頭蓋臉的臭罵,一方面又集中力量才各方面蒐集中外軍事建設的最新情報,和對陳曉奇部隊的各種分析結果,最後拿到手的東西,令他大吃一驚!
德國盟友提供的參考建議,是山東軍的陸軍素質已經僅次於德**人,裝備數量還猶有過之,綜合戰鬥力看來,可以跟德國相提並論,這就意味著,在軍人素質上,他們並不比日本軍隊差!數量上,他們的徵兵底蘊要遠遠大於日本,中國擁有四億六千萬人口,日本只有人家一個零頭,且中國徵兵的簡單程度根本不是日本所能比擬的,再加上本土作戰的優勢,日本要想徹底打敗中國,沒有兩百萬軍隊是做不到的。
其次是山東軍的裝甲和空軍力量,德國人承認自己擁有相當規模和數量的裝甲武器,按照估算,山東軍起碼有十萬人的裝甲部隊,而德國人自認為他們的陸軍空軍的裝備質量是世界第一的。比較起來,日本的裝甲部隊,連三流都算不上,空軍只能算二流。這麼比較起來,裝備的差距也出來了。
再結合來自英法美意俄等國陸軍空軍裝備情況,親王殿下赫然發現他們以前估計的有多麼離譜!他們整個是在跟擁有世界第一流裝備的軍隊在作戰!或者具體點說,是跟擁有世界第一流軍事裝備的三十萬人為主的軍隊在作戰!儘管其他的一兩百萬輔助軍隊都不入流,但光憑那三十萬軍隊足可以將日本現有的常備軍給收拾乾淨了!現代戰爭,物質決定一切,精神再強,在鋪天蓋地炮彈面前也只能變成齏粉!
這是打了一次什麼糊塗仗!早知道這樣,當初同意擴大沖突的決定實在太愚蠢!現在麼,暫時不要想繼續征服支那的事情了,打鐵先要自身硬!必須要把帝**隊的素質和數量提高上來才行!
以前地籌組少量常備軍、戰時臨時組建新部隊的做法已經被證明是行不通地,日本常備軍的力量必須要增強加大!既然有了滿洲那麼大的地盤,很有必要把部隊擴充到六十萬常備的數量。並且,部隊也不能光停留在現有地水平上,必須要加大裝甲部隊和空軍力量的建設,以前的那種思想是行不通的,單純幾輛戰車在前面開路地做法不夠給人當靶子打的!面對中國和遠東的廣闊領土,只有強大的機動部隊力量才是合適的!
一旦擁有了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軍力量,那麼在遠東地區,憑藉軍隊底蘊完全可以把人數軍隊都很少地俄國一舉壓倒,在擁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和常備軍數量後,再跟中國開戰是更加穩妥的!
可是,這都需要錢哪!建立裝甲部隊的代價太大了!一個德國標準裝甲師的費用,足夠養活三個日本挽馬師團地,而要想建立足夠橫掃俄國和中國的類似部隊,陸軍開支必須要在現有基礎上翻四倍才勉強湊合,這麼大的軍費開支,上哪裡去搞!不過幸虧,自己手底下地織田德五郎很能幹,搞來了那麼多的秘密借款和貸款!現在,糾正錯誤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