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五大三粗的楚霸王,在勇敢的外表下還有一顆溫柔的心。對於一個欲成大事的英雄來說,這些“婦人之仁”實在要不得。可對一個女人來講,大丈夫心腸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情戲隆重上演。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被困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重重包圍。在夜裡聽到四面皆是楚歌之聲,不禁失聲問道:“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於是披衣而起,獨飲帳中。此時英雄末路,心情極為沉重,甚至說非常絕望。這時,身邊只有自己最寵幸的美人虞姬相陪,帳外寒風中,則是自己心愛的烏騅神駒,想到這些心愛之物馬上就會逝去,霸王不禁悲從心來。於是,慷慨悲歌,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吟唱數遍,美人和之。這時,鐵血英雄的大丈夫項羽終於流下了可能是一生唯一的兩行熱淚。左右侍衛,也皆泣不成聲,不忍看這生死離別的悲涼場面。

至於虞姬的結局,正史沒有記載。但想象一下,項羽連戰馬都不忍殺之,何況自己的愛妾呢?倒是在漢初陸賈所撰的《楚漢春秋》裡,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書上說,當時霸王作《垓下歌》,虞美人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對項羽來說,虞姬所唱不是死的哀鳴,而是生的激勵。儘管現實無情,步步進逼的漢兵與聲聲淒涼的楚歌已經使楚軍到了崩潰邊緣,但她仍對眼下發生的一切感到困惑不解。這時,霸王的歌聲給予她莫大的安慰和最好的解釋。面對英雄的失敗,她坦然接受了“時不利”的解釋。同時,項羽在歌中表達對她的愛意和眷念,也使一個女人感到莫大的幸福。這位奇女子知道,此時項羽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他痛感失敗已不可避免,一生霸業轉瞬將盡,可他竟將這些功名榮辱放置一邊,只是擔憂自己兵敗會禍及自己心愛之人,其心何忍!虞姬深悉自己男人的苦衷,於是選擇了自殺,以慘烈的死奉獻給霸王一片純潔無瑕的真愛情意,並以此激勵項羽絕棄顧慮,專其心志,作求生之最後努力。後來,正如虞姬所願,項王大發神威,終於殺出重圍,也有了求生的機會。然而,也許他覺得自己太過失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也可能無法接受沒有虞姬陪伴的寂寞日子。沒有愛,獨活實在沒啥意思。所以,這條剛硬的漢子,用同一把寶劍,痛快地自刎,隨他的美人而去了。

清朝詩人何溥的《虞美人》詩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瘦腰。”自古以來,美人多是英雄的附屬物、戰利品或交易物罷了,很少有真愛可言。然而,項羽和虞姬之間卻是實實在在的愛情,不摻一點假。英雄不棄自己的美人,美人也甘為自己的英雄赴死。為了愛,一個不後活,一個不獨生。至今想起他們的故事,依然覺得會令山水無色,天地動容。史書記載,項王死後,他的老對手劉邦親自祭拜,“泣之而去”。這樣做,一方面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意,另一方面也許是在嘆項王獲得了真愛,而自己沒有吧。

美人地理虞姬故里傳說虞姬是今沭陽縣顏集鄉人。該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臺、項宅等史蹟。民國期間,曾對虞姬廟進行修建。抗戰期間,因戰亂失修而坍塌毀壞。

虞姬墓一說根據明《宿州志》記載,虞姬葬在靈璧東15裡。靈璧虞姬墓廊處立有清代墓碑,碑文上明確記載:“定遠之南肖一姬墓,彼葬姬首,此葬姬身。”另一說見明代《和州志》,說葬在定遠東南60裡嗟虞墩。相傳項羽兵敗垓下、虞姬自刎後,攜美人頭戰逃至定遠縣東南。在兵陷沼澤、追兵緊逼的情況下,他埋下美人頭,連續殺敵數百人。突圍時,其小墳遂成大墩,並長滿美人草。今美人草為此地獨有植物,一到春天,滿墩綠茵,鮮花盛開。

“脂”點江山 第二部分

王昭君:以和親的名義獻身(1)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興山)人。晉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元帝時,王昭君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請求嫁於匈奴。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死,成帝又命她“從胡俗”,改嫁復株累單于(呼韓邪單于的長子),生二女。

兩千多年前,這位美人便以主動的姿態,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自由女性”的中國榜樣。為了尋求自己的幸福,她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她以最堂皇的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