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心當他的“政法委書記”去了,因為他分管的部門除了內政部、法務部之外,還有新設的專門負責監管大明國家機密的保密局以及監察局等機構。

各部尚書、侍郎換了一大半,就陸軍部、海軍部沒動,直學士也換了一批,就大學士沒有動,還是那四位。劉浩然以國事軍政不可分開為由,補馮國用為大學士,湊足了五人,補劉存孝、謬大亨為直學士,加上吏部尚書孫炎、陸軍部尚書劉基、海軍部尚書閉,玉、學部尚書羅復仁、計部尚書宋思顏、內政部尚書劉存供禮部尚書胡惟庸、應天府府尹楊元呆,湊足了十人,比原來少了六個,原本要湊足十一個單數。但是屬意的參軍總長讓馮國用兼領了。只好空缺一位。

而劉浩然讓軍方進入大學士和直學士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軍政現在已經劃分得很清楚了,而且也各成體系,不相往來。但走過於分割了又不太好,進入熱兵器打得就是錢糧,沒有行政單位的財政支援,軍方也難,現在預算和開支都掌握在內閣計部和陸海軍部手裡,軍方必須在大明最高國事會議上有自己的聲音,不能事事靠皇帝陛下去爭取。

而削減直學士也是為了避免內閣中互相鉗制,有的侍郎加直學士銜,比尚書還耍牛逼。這讓高一級的尚書如何處理和協調事務?

劉浩然還指定了各地方必須加銜的官職,如各省,除了一個布政使、三個參政,都指揮使,吏務廳全事小內政廳金事、禮事廳金事必須加參議銜。這四個官職換到另一個世界,一個省軍區司令員,一個是省組織部部長兼人事廳廳長,一個是省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廳廳長,一個是省宣傳部部長兼統戰部部長,不入常委行嗎?還有一個必須加參議銜的就是省治所在府的知府,而府加協贊、縣加協理銜就以此類推。算下來,地方上各級都是九個。“常委”只有縣比較特殊,因為它不可能讓一個鄉正加協理銜,只好補了一個計事局主簿。

劉浩然接著宣佈。所以退仕的尚書侍郎均加授榮祿資政大夫之職,雖然是個虛職,但是劉浩然新設資政院,請這些榮祿資政大夫就職,贊襄國事,尤其是在律法制定上,劉浩然言明會重點考慮資政院的意見。同時,劉浩然也宣佈將從大明各地各界中選出賢能達士,授予資政大夫一職。代表各界百姓的利益,參與到律法制定上來。

討論完這些東西。劉浩然又提出一個讓眾人議論紛紛的調整,那就是設立幾大衛戍區。劉浩然在心裡其實不願意搞這種大軍區制,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將領擁兵自重,唐朝節度使就是一個例子。不過劉浩然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採取這種大軍區制,這是因為在當前的通訊條件下,建立美國那種只設幾個指揮司令部,打起仗迅速調集兵力就行的體制是不可能的。必須建立一套有一定應變能力的區域軍事防禦指揮機構。

劉浩然計劃在東北成立遼陽衛戌區,負責遼寧、三江、省的防務,並負責對朝鮮的監視;在華北成立北京衛戍區,負責順天府、河北、集寧、山西的防務;在漠北成立和林衛戍區,負責和寧、益蘭、嶺西的防務;在西北成立西安衛戍區,負責陝西、甘肅和將來將收復的青海的防務;在北方還成立東京衛戍區,負責河南、山東的防務;在東南成立南京衛戍區,負責江蘇、淅江、安徽、江西的防務;在中南成立武昌衛戍區,負責湖南、湖北和貴州的防務,在南方成立廣州衛戍區,負責廣東、廣西和福建的防務。至於耽羅島、琉球島、臺灣島、海南島則直接交由海軍負責防務。

這幾大衛戍區的主官為大都督,各自下屬有錄事長、參軍長,有各自獨立的參軍署、軍政署和軍輻署。負責各衛戍區防務建設規劃和各所屬常備、守備部隊的日常管理和練,實施聯勤保障,戰時即為該衛戍區指揮機構,負責對該區下轄的各陸軍指揮作戰。

為了防止衛戍區大都督擁兵自重,劉浩然設定了各種措施。首先嚴禁各衛戍區對轄區各省地方官府和司法機構進行任何的干涉;軍費軍插下撥制,各衛戍區的軍費和輻重物資均由軍插司下撥,各區不得向陸軍部索要和訂購;平時沒有調兵權,除了經過樞密院批准,軍令司下達指令進行軍事演練;換區招募兵源,也就是北京衛戍區下轄的各省招的兵必須到遼陽衛戍區入伍;軍官輪換制,即軍官從哨長升到都營都可以在原部隊,但是一旦升到團統領,必須換到另一師。升到師統制,必須換到另一衛戍區;樞密院直接監控,樞密院參軍總署、軍政司、軍令司平時可以直接對常備軍師一級進行監管和調遣,對各省都指揮使所部進行監管和調遣;軍銜許可權制,所有軍官升軍銜,必須交由軍令司監管和批准,各師、各都指揮使司只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