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舟密密麻麻排在姑孰河面上,船靠船,幾乎結成了一座移動的水上城池,與當塗城高。而上萬漢軍軍士在船上大聲吶喊著,千餘人手持火器站在最前面,待到逼近城下,便陸陸續續地點火。只聽到一陣噼裡啪啦的巨大亂響,鐵彈把城牆上的木板打得碎屑亂飛,可惜這些鐵製點火火器由於材質和工藝問題,口徑做得不是很大,加上距離又遠,所以威力不大。

但是陳友貴對這個效果非常滿意,謠言說定遠軍擅長火器,一旦發動就如春雷炸響,摧山斷河,陳友貴是萬萬不會相信的,火器這東西,漢軍營中也有不少,都是元軍以前留下的,嚇唬人還可以,殺傷力就差強人意了。陳友貴先用己方的火器齊射一番,就是打算給定遠軍一個下馬威,看來效果還不錯。

硝煙過去,當塗城上一片寂靜,除了一些細小的木屑在空中慢慢向地上飄落之外就只有密密麻麻的彈孔。而木板後面卻一點動靜也沒有,似乎定遠軍被剛才一陣火器轟擊給嚇住了一般。

見此情景,船上的漢軍不由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他們看到自己的船頭離當塗城牆不過七八米,便七手八腳地把雲梯伸過去,搭在城牆上,再鋪上長木板,然後準備從長木板上直接衝到城牆上。

當數百塊長木板架成了攻城的通道後,城牆上的木板屏障上半部分突然被推倒,現出後面的守軍來。最顯眼的是數千身穿紅色軍服的大內親軍,他們把四十餘門野炮往前推,從木板的缺口對準漢軍,而近三千軍士舉著滑膛槍站在齊胸高的木牆後面,等待命令。

江寧軍器局雖然沒有那麼多錢造青銅火炮,但是滑膛槍的產量卻一直得到了保證,經過錢清鎮一役之後,靖康滑膛槍根據實戰效果進行了細微改進,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又生產出六千多支,所以大內親軍已經擴充套件為三個步兵團的規模。而陸戰野炮除了火力還強調機動性,所以整個結構都是易於裝卸,讓大內親軍用吊杆和滑輪組費了一番力氣運到了城牆上。

阮智冷冷地看著密密麻麻的漢軍衝上木板,開始向城牆蜂擁而來,他一點都不著急,火槍火炮的威力他是知道的,到時一發就夠漢軍受得。他周圍是忙碌的軍官,當塗城歷來是江南江防重鎮,在定遠軍手裡又多次擴建加固,所以城牆寬度足夠,雖然還有點擁擠,但是也夠火炮施展了。

阮智把三個團的大內親軍分成三部分,一個團的老兵站在第一排,他們負責開火,一千餘人負責在中間傳遞,其餘五千餘人則是在後面負責裝彈藥。總共有九千枝支滑膛槍供他們使用,而每次實際使用的只有三千枝,所以運轉起來勉強接得上。

看到漢軍已經衝到木板中間,阮智拔出短銃朝天開了一槍。聽到槍響,火炮哨長立即點燃了引藥,四十聲巨響比剛才漢軍施放火器的聲音還要大,沉悶的聲音撕破了空氣,在當塗城上空迴響著。

而隨著火光和青煙傾瀉出來的散彈兇悍無比,數千粒鉛彈像暴雨一樣,覆蓋了各自的扇形火力區,數百漢軍軍士受到迎頭痛擊,如同疾風中的枯葉一樣,從木板上被掃落一空。

隨著炮響,三千大內親軍士兵把上好彈藥的滑膛槍放平,扳動了扳機,當塗城牆上突然呈現出一排由火光和青煙組成的長龍。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經歷過錢清戰事的老兵,經過血與火的考驗,讓他們能夠非常冷靜瞄準敵人開火。十幾二十米的距離,滑膛槍的準頭再不好也不會飛到哪裡去,錐形的鉛彈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血花,成百上千的揮舞著兵器的漢軍紛紛從木板上,船頭上跌落下去。

士兵打完一槍後,立即把槍往後面一遞,負責中轉計程車兵馬上接過滑膛槍,並遞上裝好彈藥的滑膛槍。打完的滑膛槍被遞到後面,五千餘正在忙碌著裝彈藥計程車兵立即接過來按步驟填裝彈藥,裝完後檢查一下立即把槍放到一邊,等待再次被遞到前面去。由於裝彈藥不用直接面對敵人,所以士兵們心裡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驚慌,動作從容許多,加上裝彈藥檢查一次,中轉計程車兵檢查一次,前面施放計程車兵開槍前又要檢查一次,所以錯誤就被減少到最低點。

整個城牆上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炮兵在忙碌地裝填火炮,而前面計程車兵沉住氣,瞄準各自的目標射擊,槍聲連綿不絕,而漢軍受到的打擊也連綿不絕。衝在最前面的都是漢軍中最兇悍的,但是血肉之軀無法抵擋鋼鐵火藥,在火炮的轟鳴聲中,在火槍的齊射聲中,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了,跌落下水。一朵又一朵的血花在空中綻開,然後又一滴滴地掉落在木板上,不一會便流滿了整個木板。

而城下的河面上,到處都是跌落的屍體,他們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