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一千塊錢了,他不一定非要賣掉才能得到快樂。表示自己的成功,這也是一個樂趣。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經濟時代,也無須迴避這種大眾的樂趣。東西一旦有價值,擁有它就一定會有樂趣。
那麼,知識的樂趣、炫耀的樂趣、擁有的樂趣、升值的樂趣,都是常人的樂趣。收藏還有一個更大的樂趣,就是當個冤大頭。買錯了,買假了,這個樂趣最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東西買貴了,回來以後人家都說〃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沒關係,我擁有的是這件東西的一段時光,還有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東西能有多貴呢?在知識面前無法用金錢衡量。那麼買假了呢?我就是吃一塹長一智,擁有了一個知識。如果能這麼想,也就釋然了。
古人說過一句話:〃不冤不樂。〃你不當這冤大頭,還就沒有這個樂趣;當了冤大頭,當時的難過勁兒很快就會過去,多少年以後就會變成一個笑話。我早年很多撕心裂肺的痛苦,今天說起來都是笑話,這才是最大的樂趣。當然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擁有這個非比尋常的樂趣,得慢慢修煉。
【收藏與投資】
對大部分人來說,收藏的誘惑都來源於增值。人們都是一個心理:東西越來越貴,趕緊買兩件;東西越來越便宜,那著什麼急啊,等到最便宜的時候再買。對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世界的藝術品無一例外的都成鋸齒狀上升,這是做過統計的,原因是一百年以來人類生活都變得非常好。我曾經舉過很多極端的例子,比如元清花的葫蘆瓶,一百零五年時間裡增長了三十五萬倍;紫檀的大畫桌,二十年時間由幾千元變成幾百萬元。但這些極端的例子,都不是每個人應該刻意去追求的,我們更應該知道藝術品中包含的其他價值。首先是歷史的價值。今天從經濟上對藝術品的認可,實際是對歷史的尊重。用金錢作為標尺,通俗明白。我們應該知道,歷史遺物能留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而能讓我們喜愛上,更不容易。我們花費重金購買,就應該知道文化的分量有多重。再有,古代藝術品中凝結著是先人的全部智慧乃至犧牲。因此,收藏這種人類文明行為,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就得以提倡。
【情感投資】
用金錢作為標尺,只是收藏與投資最表象的關係。實際上,它們之間還有更深層的關係。
第一是情感投資。今天擁有一件瓷器,不需要別人恩准。過去得皇帝說〃賞玉堂春瓶一對〃,今天不需要他恩准,我自己就買回來了,我自個兒看著高興。我還知道賞瓶過去叫玉堂春瓶,學到一個知識。久而久之,我慢慢就會對賞瓶有了情感。比如張伯駒先生花重金買了展子虔《遊春圖》,最後捐給了國家,不光是境界高,更多的是一份情感,他覺得這件文物不能流向海外。
將近三十年前,我跟一個賣廢品的老張頭關係特別好。在所有賣廢品的人中,老張頭的文物眼力最高,他經常從大量廢品中揀出文物單獨去賣。我跟他經常聊聊天,也從他那買點東西。他有時賣我一件東西,就摸著這個東西跟我說:〃多好的東西,歸你了。〃他對文物有一種情感因素在裡面,就是源自文化的力量。但是他賣廢品的時候肯定一點情感都沒有,他不能這說:〃多好的廢品啊,歸你了。〃
在中國的收藏曆史上,有很多不惜傾家蕩產去購買一件古董的事情,讓一般人看來不可思議。為什麼呢?因為有情感,不是為東西本身,也不是為貪慾,就是覺得這個東西跟我有感情,一定要把它買回來。
我說過,我們一定是匆匆過客,在歷史面前匆匆走過。任何一件文物都比我們年長,看著一代一代人在它面前走過。你擁有一件文物,僅僅是擁有很短暫的時光,只記錄個人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歷史,珍惜文明。
【智力投資】
收藏的第二個投資是智力投資。一個人再聰明,跟浩瀚的歷史比也不算什麼。你多聰明是個人的事兒,歷史比你聰明得多。僅以陶瓷為例,由於先人的努力,陶瓷由單一品種變得如此絢麗多彩,走過了將近一萬年的路程。從黃河流域早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浪渚文化,一直到秦兵馬俑、漢陶、唐三彩、宋五大名窯、遼金等少數民族瓷器、元青花、明清彩瓷,我們都能看到它進步的歷程。我們要認知它,首先需要耐心。你想用一晚上時間,躺在床上翻翻書,就對中國的歷史有所瞭解,這是不可能的。
任何古物都有它的成因和道理。比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這孩子不是個省油的燈。〃這句話大家都懂,大江南北都這麼說,但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