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接受。否則,以武力征服中國。 1842年8月29日,耆英被迫在《南京條約》上簽字。該條約的條款,比 《穿鼻草約》要多得多,其中一條是割讓香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
… 頁面 10…
喪權辱國的條約,也是英國“對華關係”第一次取得“輝煌勝利”。 得寸進尺 然而,慾壑難填的英殖民統治者,豈會就此罷休。他們首先造成佔據 南九龍的既成事實,並不斷在中國領侮、領土挑釁。 1856年10月,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藉口廣州水師侵犯英船亞羅號, 下令英艦炮擊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一年,法國傳教士馬賴被廣西地方官吏處死。法國以此為藉口,與 英國組成聯軍攻打廣州。 1857年12月攻陷廣州,俘虜兩廣總督葉名琛。英法聯軍沿海北上,於 次年5月攻陷天津大沽炮臺,威逼天津。清廷慌忙議和,簽訂了《天津條約》。 英法聯軍得逞南下。 不到一年,英法戰艦再次出現在大沽海域,與清軍展開激烈炮戰,英 法戰艦被迫撤離。 1860年8月,英法聯軍援兵增至18000人,再次攻打大沽炮臺。不久, 大沽陷落,天津失守,北 京城外槍聲大作。 咸豐皇帝方寸大亂,逃在熱河,留下弟弟恭親王與英法議和。 英法聯軍佔領北京,瘋狂報復,燒、殺、掠、奸,無惡不作。他們最 大的報復行動是火燒圓明園。他們更以火燒紫禁城為要挾,威逼清廷答應 所有條件。 1860年10月24日,清廷被迫簽下《北京條約》,該條約內容廣泛,其中 一條是割讓南九龍半島,即今日界限街以南的那片城區。 名租實霸 英國得隴望蜀,進而覬覦整個九龍半島。 1864年,英國少將隆特金,率軍佔領北九龍深水灣的一片陸地,並在 此修築軍事基地。隆特金奏本英國作戰部,要求軍事攫取整個九龍半島。 隆特金的企圖與英廷的拓土野心不謀而合,但英廷主張走“外交渠道”, 並認為時機尚不成熟。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港督羅便臣在發回英廷的報告中說。“我不得不鄭 重指出,調整和擴充套件本殖民地是十分必要的,東方直布羅陀香港,並不像 人們想象中那麼安全。”羅便臣還給英國殖民大臣去信,敦促英國攫取整個 九龍半島。 甲午戰爭,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賠款 2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這下時機到了,英國趁機向清廷提出拓土要求。腐敗軟弱的清廷,豈 敢怠慢英國。英國是世界第一列強,軍事實力遠在日本之上。況且,小小 日本,攫奪了中國一省之多的領土,英國僅得香港彈丸之地,英國只是租 借北九龍,大小不及一個縣。 談判由清臣李鴻章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進行。李鴻章堅持下列要求: 保留九龍城歸中國管轄,清文武官員照常行使職能;為防止鴉片走私,要 求港英當局協助中國海關緝私收稅;保留靠近九龍城的大鵬灣一處碼頭,
… 頁面 11…
供中國官員使用;在大鵬灣、深圳灣裡的中國軍艦商船,無論戰時或平時, 均可自由停泊行駛等等。 李鴻章是清廷中最具海洋意識的大臣。但是,英國一旦將北九龍弄到 手,中國這些無奈之下的合理要求逐漸消失殆盡。 英廷為了急於簽下條約,對中方的要求,待土地得手再隊長計議,便 指使竇納樂先滿口答應。 1898年6月9日,《展拓界址專條》在北京正式簽訂。 專條從7月1日起實施,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租借地,為九 尤半島的南起界限街,北至深圳河的大片地區,總面積975平方公里,佔新 安縣全境面積的2/3。這片新租地就是新界。 1841年1月26日,英軍正式佔領香港島。自此,香港進入英帝國統治時 代。 晚清詩人黃遵憲經香港,見港督府上的米字旗,雙眼流血,即賦詩一 首,以抒憂憤: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 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 頁面 12…
第二章渣甸洋行千失措漸上正途 渣甸洋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