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南燁根本不可能全部帶走,只能命麾下士卒在不影響戰馬速度的情況下儘量多拿些肉脯精糧。然後便放火焚燒,將剩餘糧草付之一炬。
袁紹在軍中望見西北方向煙火騰空,正不知何事。便有韓猛敗軍來報:“糧草被劫!韓將軍身死。”
聞聽此言袁紹差點背過氣去,急忙令高覽領兵去救。可是等高覽到了南燁劫掠之處,哪裡還有南燁的影子?熟悉路途的南燁早就繞路回了曹營。高覽知道南燁麾下盡是騎兵,追也無用,只能回報袁紹。
袁紹聞報大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再遣大將運糧。郭圖道:“行軍以糧食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此次糧道被劫尚可補救,烏巢乃屯糧之處,若是被曹操所劫萬事休矣。正可謂亡羊補牢猶未晚,烏巢必要重兵守之。”
郭圖之言正和袁紹之意,當時派遣大將淳于瓊,部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人引二萬人馬,前去鎮守烏巢。
南燁回到曹操大營,將所截獲糧草獻上,訴說劫糧之事。曹操不由大喜,他倒不是在意這點糧草,主要是高興南燁探知了袁紹的存糧之所,當下便要發兵烏巢。
荀攸道:“袁紹糧草被劫必有防備,此時前往烏巢並非良機。主公何不等些時日,待烏巢守將鬆懈再去偷襲?”
曹操、南燁都覺得荀攸之言有理,便暫且按兵不動。袁紹之前壘土山、掘地道雖然都被南燁所破沒有成功,可都是主動出擊,曹操一直沒有還手之力。如今南燁主動出擊劫了糧草,這讓袁紹心中很不痛快,便召集眾將再議破敵良策。
許攸獻計道:“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然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得,曹操可擒也。曹操出兵劫糧正因其營中缺糧,陛下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
袁紹一聽許攸計策便覺得有理,既然南燁可以繞過自己大營劫糧,自己為何不能繞過曹操營盤去偷襲許昌呢?可是袁紹為人多謀少斷,便問其餘謀士道:“諸位愛卿以為子遠計策如何?”
郭圖道:“此計不妥!曹操詭計多端,許昌乃其都城豈能不留重兵把守?陛下若分兵少了便攻不下許昌,若是分兵多了營中空虛,曹操、南燁乘機來攻,我等豈不死無葬身之地?”
許攸分辯道:“曹操大軍在此,許昌豈能還有大軍?再者就算分兵半數去攻許昌,營中人馬也多於曹操,又何懼曹操來攻?”
郭圖道:“我等兵多尚不能攻破曹營,僅能與其對壘在此,可見曹兵之勇。若再分兵豈不弱於曹軍?”
袁紹是個沒注意的,又十分惜命。本來他覺得許攸計策不錯,可是聽郭圖一說又覺得偷襲許昌不夠穩妥,是招險計。計成雖能打敗曹操,可是不成就要把自己搭進去,他可不願意冒這個險。
就在袁紹正猶豫不決的時候,忽有鄴城使者傳來書信一封。袁紹開啟書信一看,原來是守城的辛評來信,信中訴說許攸子侄在冀州橫行不法,濫受民間財物,現已下獄,請袁紹裁決。
原來許攸貪財,常濫用職權斂財,其家人也上行下效。不過許攸為人謹慎有智,雖然斂財卻也有分寸,從不會撈過界,更不會落下把柄。這次許攸隨袁紹出兵,許家人沒了保護傘按說應該收斂一些,可是恰恰相反,許攸子侄少了約束,又覺得多撈些錢可以進自己腰包,不用上供許攸,便更加橫行,結果被辛評抓了個正著。
袁紹前方戰事不順,怎麼能容忍後方有人拖後腿,當時大怒,將書信往許攸臉上一扔道:“濫行匹夫!你有何面目在朕面前獻計?想是你與那曹操有舊,亦想受他賄賂,詐朕分兵,好讓曹操來攻。本當將你斬首,但念你效力多年尚有微功可速退去,今後不許再來見朕。”
說罷又對信使道:“許攸家人犯法按律當斬何須再問?此乃戰時,罪加一等,不必秋後,當即問斬。”
第四十七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8)
許攸看過書信之後又聽袁紹說要將家人盡數問斬,當時渾身抖如篩糠。帳中武士見他不退,便上前兩人將許攸架出了營帳。
在營帳門口許攸呆立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仰天長嘆道:“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我子侄盡皆被害,還有何顏面再回冀州?”說罷拔劍便要自刎。
營中士卒知道許攸是袁紹的老臣子,又不知帳中出了何事,怎能眼睜睜看他自刎帳前?紛紛上前勸住,將許攸送回了自己營帳。
許攸雖是謀臣,身邊也有幾個親衛部曲。這些部曲都是許攸家將,不算袁紹士卒,與許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