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先生,您的處境可是相當不妙啊。”肯
尼迪立即回答說:“你也一樣。”
會上,肯尼迪責成與會者嚴守秘密。他強調說,任何過早的洩密都可能在美國準備採取行動之前加快蘇聯的行動。
他說,不久的將來肯定會發表一項公開宣告,還要向前總統艾森豪威爾介紹一下情況,但那是不久的將來,當前還是要
保密。那幾天,肯尼迪完成了預先安排好的各項議程,儘管外界沒有看出肯尼迪有何非常之舉,然而其內心一直在思考
古巴導彈問題,分析蘇聯人之所以要採取這樣激烈、危險、一反常態的做法的目的。
在執委會上,各政要曾提出五種分析供肯尼迪參考。第一種分析:冷戰策略。赫魯曉夫以實力來對美國的抵抗意志
進行試探和考驗。此舉一旦成功,他就能從古巴用導彈扼住美國的喉嚨,在西柏林問題上和對美國的海外基地施加新的
壓力的問題上立足於比以前更重要的地位。列寧曾經說過,民族擴張如同向前刺出的刺刀,碰到硬的它就縮回去,碰到
軟的它就刺進去。赫魯曉夫在核武器上花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雖然不太希望在戰爭中使用它,但用它來進行訛詐無疑
是他的目的之一。
第二種分析:在古巴設定導彈是一個轉移注意力的圈套。如果美國真的為此作出反應,比如說,向古巴發起攻擊,
那麼盟國就會出現分裂,聯合國就會出面干涉,拉美國家的反美情緒就會被激化,而當美國的部隊和注意力都集中到西
半球時,赫魯曉夫將以聲東擊西的手法在西柏林乘虛而入。另外,美國的過激行動正好讓赫魯曉夫作為證據向中國人證
明,“美帝國主義”不是“紙老虎”,而是一隻張牙舞爪的真老虎。
第三種分析:此舉是為了保衛古巴。分析者認為,蘇聯在西半球有一個衛星國,這對赫魯曉夫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無論在其推行對外擴張政策方面還是在與中國對抗方面,它都是一個重要的籌碼,所以他不能聽任古巴垮掉。他將不借
任何代價來幫助古巴防止外來入侵。卡斯特羅兄弟可以援引豬灣事件、美國國會的態度及逃往美國的古巴流亡者不斷髮
表的入侵言論作為依據,要求蘇聯提供軍事援助。他們曾經只是指望蘇聯給予一個堅定的保證,沒料到蘇聯會以運送導
彈作為更今古巴人安心的保證。
第四種分析:以此作為討價還價的根據。分析者認為,赫魯曉夫很清楚古巴問題在美國國內政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試圖利用這些導彈基地在一次最高階會議上或者在聯合國中作為同肯尼迪談判時討價還價的根據,以這些基地對美國
構成的威脅迫使肯尼迪同意簽訂有關西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