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1 / 4)

小說:字裡藏醫 作者:這就是結局

包破潰,流出黃稠、腥臭膿液,深部的癰還會形成瘻管出膿;待膿液出盡,創面表層有膜覆蓋,下面有肉芽生長,患者自覺由疼轉癢,最終癒合如初,連疤痕都沒有。

體質好的人完全可以自愈。使用中藥、針刺可以促進自愈。比如在高熱、疼痛的時候,用新鮮的蒲公英、菊花、敗醬草搗爛外敷;在體質虛弱,久不成膿的時候,用補益氣血的中藥,比如黃芪、鹿角膠、穿山甲等托里透膿;在膿成以後穿刺引流;在膿盡以後,外敷、內服中藥促進肌肉生長。總之一句話,因勢利導,鼓舞正氣,驅邪外出,嚴防內竄。

體內的癰比較兇險,輕則會內潰浸淫,重則膿毒入血擾心。所以治療必須及時、妥當。比起西醫動輒開膛破肚、切割刮削,中醫治療內癰確實是簡便廉儉。我曾用大黃牡丹皮湯治療兩例患急性闌尾炎的外國人,都是一服藥治癒,當夜熱退、痛止、便通。方中的冬瓜仁、桃仁有托里的作用,能把腸壁內浸淫的膿液排到腸腔;冬瓜仁量應大,煎煮時一定要打碎;牡丹皮辛散入血能透膿;大黃、芒硝量應小,能緩瀉就成。慢性的腸癰以無熱、隱痛、時發時止為特點,可以用辛熱的附子配上薏苡仁、敗醬草磨成細面服用,慢慢化解。

肺癰以高熱、胸痛、咳吐腥臭濁痰、膿血為主症。治療肺癰,《千金方》中的葦莖湯要比《金匱要略》中的桔梗湯好用,只是葦莖要用得多一些,至少一百克。香氣大出,以利宣透,最終的結果是膿血盡出,內癰自愈。現在都用蘆根,似乎差強人意。

最有意思的一例內癰發生在周恩來身上。那是1936年夏天,紅軍過草地的時候,周恩來陷入高熱昏迷當中,西醫診斷是由於阿米巴原蟲感染導致的肝膿瘍,也就是肝癰。條件所限,無法手術引流排膿,只能聽天由命。好在鄧穎超懂些中醫,讓陳賡採來草藥為周恩來內服外敷,終於出現了奇蹟,在肝下升結腸處出現潰爛,肝內膿血由大腸排出,周恩來脫離生命危險。這就讓人不能不佩服人的強大的生命力,以及中醫藥積極的促進自愈的能力。

癰 疽(2)

疽以陰寒、冷凝、深邃為特點,起初不痛不癢,後期疼痛徹骨;不見紅腫,只有堅硬、青紫的結節;不見膿血,要麼乾枯腐朽,要麼清湯寡水,纏綿不絕;創面朽暗,久久不能癒合。

我上大學第一年,同屋的室友得了骨髓炎,住在石景山的一個醫院,我們去探望時看到病歷上記載中醫診斷是附骨疽,當時老中醫開的方子裡面好像有毒藥馬錢子,當時印象很深。這種病只有把朽骨排出、剔出,創面才能癒合。

還有一種陰疽長在陰莖上,在陰莖背側或根部出現一個或幾個條索狀或橢圓形硬結,小的如綠豆大小,大的像花生米。陰莖鬆弛時無不適症狀,勃起時區域性有脹痛。小的硬結對勃起無影響,較大的硬結可以阻礙陰莖勃起,使陰莖呈彎曲狀,嚴重時可影響性生活。西醫以維生素、激素對症治療,中醫以溫通血脈、化痰散結的陽和湯治療,效果顯著。

現代醫學濫用激素,導致人體陽氣過度消耗,陰寒內結,出現股骨頭壞死等病症。這類病症也屬於陰疽的範疇,屬於難治之症,非得溫通陽氣、以毒攻毒不可。只是大量使用附子、砒霜、木鱉子、馬錢子、全蠍、蜈蚣等毒藥,非藝高膽大的人,多不敢用。敢用的醫生,又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所以中醫的療法也漸漸湮沒。

咳 嗽(1)

咳嗽盡人皆知,但是咳與嗽的區別很少有人知道。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講過:有聲無痰的叫做咳,有痰無聲的叫做嗽。老師也是言之有據,金劉河間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載:“欬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為痰也。”清朝名醫陳飛霞在其著述的《幼幼整合》中沿用其說:“凡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

雖然古今的老師都這麼說,可我還是不以為然。咳嗽歷來就是出聲的,甚至用來代指人發言、說話、叫板。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恐怕邊關透漏,殃及家人奔驟。似箭穿著雁口,沒個人敢咳嗽。”《水滸傳》第三十八回,戴宗罵宋江:“你這賊配軍是我手裡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咳嗽如果不出聲,那也沒必要加個口字邊。

單單拎出來,說嗽是無聲的,更是荒謬。唱京戲的時候,老生出場前,為喚起觀眾注意,總是要痰嗽一聲“嗯哼”,怎麼嗽就是無聲的呢?而說咳是有聲無痰的則更是牽強,中醫雖有乾咳、燥咳等詞形容無痰的咳,但《傷寒論》中“咳吐癰膿”、“咳吐涎沫”等說法比比皆是,怎麼能說咳是無痰的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