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3 / 4)

時的英法聯軍,造成正在圍攻九江的英法軍艦匆匆撤離長江,到大洋去尋找鄭和艦決戰了。而離開了白犬列島的鄭和艦又神不知鬼不覺,跑到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經過夜戰擊沉了一八四一年下水排水量一千三百噸的英國噴泉號小巡航艦,並且在一陣炮轟後,鄭和艦水兵登陸擊潰達爾文港守軍,並佔領了達爾文港,將鎮上那些抓來當奴隸的澳洲土著統統釋放。鄭和艦突襲達爾文港一時成了世界各國報紙的頭條新聞,關於這場戰鬥,以後各國海軍院校均將他收入教材——透過這場規模並不大的戰鬥,各國教材得出的一致結論是:海洋任何地點都不得放鬆警惕,而達爾文港駐軍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麻痺大意。當然,除了這點,還有關於快炮在海戰中應用(鄭和艦上的四門快炮給予英軍殺傷實在太大了)、海岸炮臺的防護(露天炮臺在軍艦上快炮掃蕩下,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民心的爭取(解放的土著奴隸配合鄭和艦擊敗了英軍反撲)這些都是值得好好總結的。對於這場小規模戰鬥引出的結論,英國人心裡有些酸溜溜的,一直海權至上的英國人居然成了反面教材,這是他們所想象不到的。

讓英國人撓頭的不光是面子問題。在鄭和艦離開澳大利亞後,釋放的那些土著攜帶著鄭和艦送給他們的武器轉戰千里回到了自己家鄉,一百多奴隸戰士回到家鄉的只有二十九人,可這二十九人卻成了反抗火種,讓老實溫順的土著拿起了武器與殖民者展開游擊戰。雖然這些人在一八七五年八月被圍殲在埃爾湖地區,可火種已經種下了,在澳洲的英國人從此再也無法很輕易地驅趕屠殺那些土著居民。說起來這也是鄭和艦惹出來的禍事。

闖出彌天大禍的鄭和艦在英國人得知澳大利亞受到攻擊,風風火火離開馬六甲跑到澳大利亞尋找自己時,他又如同幽靈出現在南中國海。這次倒黴的是英國尼維斯號帆船,沒有經過戰鬥,兩千餘噸的尼維斯號就投降了,當然,船上那些英國生產的最新步槍大炮也成了鄭和艦戰利品。這還沒算完,鄭和艦從被俘的尼維斯號商船船長那邊得知了在尼維斯後面還有一支有掩護的運輸船隊,於是鄭和艦在將尼維斯號商船交給南海海盜後,自己偽裝成受到攻擊正在落荒而逃的尼德蘭商船,沿著航線朝馬六甲而去。一天後,鄭和艦與英國俄裡翁號軍艦掩護的運輸船隊遭遇了。

俄裡翁號是一八五四年下水的螺旋槳驅動的木製二級戰列艦,軍艦上安裝了八十門火炮,速度上俄裡翁號並不比鄭和艦慢多少,而它的火炮數量遠遠多與鄭和艦,按道理來說,鄭和艦找上它應該屬於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見冒著濃煙,兩根菸囪倒了一根,船舷千瘡百孔的“尼德蘭商船”打著遭遇海盜的旗幟,搖晃著一路南逃,俄裡翁號並沒有懷疑這艘船就是鄭和艦——就他們知道的,鄭和艦還在澳大利亞呢!現在皇家海軍主力都過去救援去了。還有一個不懷疑之處在於俄裡翁號戰列艦不相信一艘千噸小船敢於找自己這艘戰列艦的麻煩,他們不相信世間有如此荒謬之事。見尼德蘭商船歪斜著欲與自己交錯而過,有行俠仗義之風的大英海軍想要從尼德蘭商船處問清前方發生了什麼事,於是俄裡翁號要求那艘商船停航,它自己主動迎了上去,在俄裡翁號軍艦後面,十七艘英法商船停了下來看著俄裡翁號朝逃難下來的尼德蘭船靠上去。

當俄裡翁號就要靠攏尼德蘭商船時,桅杆上飄揚的尼德蘭國旗被一陣海風吹走了,紅白藍三色旗打著旋朝遠處飄落,而那半截倒下來的煙囪轟地一聲落入大海,隨波逐流。俄裡翁號後面那些商船上海員同情地看著那艘倒黴的輪船,有人正奇怪掉到海里去的煙囪為何沒有沉下去,而是浮在海面上,很快,同情心變成了無盡的恐懼,因為奇怪而詢問周邊人的聲音也很快變成了驚恐地尖叫——一面鮮豔的紅旗急速升上桅杆,千瘡百孔的船舷如同落葉般凋落,露出漆黑的船體,在船艏側舷,三個金色中國方塊字在陽光下分外耀眼。

鄭和艦在俄裡翁號還沒反應過來什麼事,就用艦上大小火炮朝俄裡翁號一通猛揍,無數的炮彈落在俄裡翁號上面,一磅快炮打的俄裡翁號甲板上水兵丟魂喪膽。等英國海軍反應過來,俄裡翁已經燃起熊熊大火了。

南海一役鄭和艦再次創造奇蹟,三千三百噸的俄裡翁號被擊沉,十七艘英法運輸船中四艘被擊沉,六艘被俘獲,只有一看到出現在面前的是中國軍艦,跑起來飛快的七艘運輸船逃了,六艘岌岌如喪家之犬逃回了馬六甲,一艘貼著海岸線跑到香港。

接連創造奇蹟的鄭和艦在轟沉了俄裡翁號後自己也被重創,一臺蒸汽機被俄裡翁號水兵垂死掙扎中無意打過來的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