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在趙軍大營被奪慌著退兵時,對趙軍作致命一擊。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蓄起來關鍵的時候用。
試想一下,待到趙軍知道老家被抄,一個個急著去奪回大營。身後有一支一直好整以暇待命的精銳騎兵突然從菱形的戰場居高臨下生龍活虎地殺將出來,誰能抵擋的住?趙軍就算有二十萬之中眾,崩盤也可預計得到。
那糾結的疑問一個個解開,這場仗如何去打方案已經在韓淮楚腦中呼之欲出。只是那最後擋在漢軍上懸崖路上的大石,依然是必須搬除的攔路虎。
那大石恐怕有幾萬鈞吧。就算那力能拔山抗鼎的項羽來,恐怕也要四五個項羽才能撼得一動,更別說把他推下懸崖。
在韓淮楚心中,壓根就沒有硬碰那大石的意思。腦子已被現代科技知識灌輸過的他,只想到用巧力。
異日的戰場,他不會有時間來對付這塊大石。
“用一個巨大的槓桿,塞入大石的底部,合自己與張耳之力,說什麼現在就要撬動大石,把它推下懸崖!”韓淮楚暗下決心。
槓桿從哪裡來?伐樹。劈下一根大小合適的樹,裁去那枝葉只剩樹幹,在大石的背面掘開壓在石頭下面的泥土,找一個小一點的石頭放在大石附近作支點,用那樹幹插入石下,槓桿就做成。
說來簡單,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好在韓淮楚有的是時間,就埋頭苦幹他一日一夜,不信做不成那槓桿。
只是那大石太過沉重,而樹的長度有限,韓淮楚依然沒有把握能用一根槓桿去撬動大石。
“除了那槓桿,還有什麼辦法好想?”韓淮楚眉峰緊鎖望著那大石,苦苦沉思。
隨著他目光的移動,就看見大石附近二十米外,有一條淙淙流淌的小溪。
這小溪本是從更高處匯聚雨水流瀉下來,水量並不甚大,但也不小。
韓淮楚腦中霍地閃過一念,手在那百寶囊中一掏,已多出了一條飛爪。便見他手臂用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