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細小像螞蟻腿的複雜部件不適用這種方式。”
無奈地聳了聳肩,承認自己考慮不周的羅正道微微一笑,說道:
“繼續說正題,成品是多少比例?”
“最新的報告是大約十分之一,陛下。”
不禁捂住自己的額頭,羅正道表情誇張地說道:
“噢,情況糟透了。”
“陛下,您說得沒錯,但我們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改進工藝。”
工業化是一環扣一環的緊密鏈條,妄圖跳過前面那些環節直接得到成果,不如改行去學鍊金術吧!好歹這玩意還要靠譜了那麼一點點。
在舊世界曾經有位有志青年,由於深感自己的祖國日暮途窮,積貧積弱受人欺凌,於是他立志投身海軍把洋毛子從祖國的土地上趕出去,結果他經過一番瞭解,參加海軍沒用,打仗你得有戰艦哪!這位仁兄果然是個很有毅力的人,當即決定改行學造船了,一定要為國家生產出世界上效能最好的戰艦,等到後來弄清楚國內的造船現狀,合著連塊鋼板都得靠進口,那還造毛船哪!得嘞!乾脆去學冶金吧!你怎麼著也得先把船板先造出來再談船,不然哪來的戰艦?沒有戰艦,又哪來的海軍?難道靠木頭舢板去跟人家的堅船利炮鬥嗎?
這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至此仍未完結,當這位有志青年發現連大鍊鋼鐵所需要的礦石都沒有,那又該怎麼辦?
倘若擱在一般人身上,折騰到這份上百分之百是心灰意冷了,畢竟有志青年的想法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樣,他最後跑去學了地質學,發誓要為祖國找到更多礦藏,由此成為了一位著名地質學家。
聽完這故事以後,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投身海軍→學習造船→學習冶金→地質找礦,工業化的流程就是這麼刻板,不必考慮太多,一步一個臺階地爬上去就自然水到渠成。如果你不堅持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了,那就別指望著最後能有什麼好結果,正如今天不去辛苦栽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