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2 / 4)

小說:血沃軒轅 作者:竹水冷

極其嚴重的!

兵敗後的多爾袞逃到了滿清與蒙古的接壤處,在那還有著擁護他的蒙古八旗中的幾位王爺。繼而,陸續有多爾袞的追隨者從各個地方趕到,重新歸到多爾袞的部下。元月底,在部下們連續幾次的“勸進”之下,多爾袞登基為帝。

這時候的清朝,發生了一個古怪的,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一個國家竟然分裂成了三個朝廷;在盛京,是由福臨稱帝的,所謂的“正統”朝廷。

在與明朝接壤的地方,則是由大明帝國為其後盾,以明軍為其依託,由碩託為“攝政王”,豪格幼子富授稱帝,年號“大昌”的朝廷。而在與蒙古接壤的地方,那就是新近登基,所謂的“統元帝”前清朝攝政王多爾袞。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兩代君王努力開創下的清朝江山,就這麼從此後四分五裂。

在盛京方面的滿清朝廷,因漢軍正紅旗旗主吳三桂屢次平叛有功,更在多爾袞發動的變亂中,一手挽救了清朝,因此,被朝廷冊封為多爾袞本來應允他的“平西親王”,揚威大將軍。而漢軍正紅旗也被封為漢八旗之首。

隨著吳三桂地被冊封。盛京的漢人官員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拔。洪承疇、祖大壽等吳三桂一系列的官員,都分別因為吳三桂的原因得到了重用。漢人官員開始形成了以吳三桂為中心的一個集團,隱隱然有與滿人官員分庭抗禮地趨勢。

當然,這不是孝莊太后願意看到的。她隨後升濟爾哈朗輔政王為攝政王,統領大清一應滿、漢、蒙文武官員。又提多鐸為輔政王,唯一濟爾哈朗副手。孝莊太后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以濟爾哈朗和多鐸的滿人官員體系,來遏制吳三桂的漢人官員體系。

參與多爾袞叛亂地鞏阿岱被處死,株連九族。索尼其心險惡,有其義子阿克頓、撻木格樂紛紛出首揭發其罪行,但念往日有功於朝廷。被恩准服毒自盡。負責監督索尼服毒的官員回來後向孝莊太后彙報,索尼在死前仰天長呼:

“我識人不明,養了兩個狼心狗肺的兒子,實在是死有餘辜。可惜,可惜我滿人的江山,眼看著就要落到漢人的手裡了。孝文皇帝。你睜開眼睛看看吧,你一心想要得到的吳三桂,現在終於來了,可將來亡我大清地,必然就是這個人啊……”

在聽到了這番話後,孝莊太后並沒有說什麼。但她心裡清楚,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索尼所說的話也正是自己心裡所擔憂的。但現在朝廷卻沒有辦法動吳三桂。

一來吳三桂有大功於朝廷。貿然動他只會令軍民寒心。二來他所指揮的漢軍正紅旗已經成為了大清的支柱,一旦動了吳三桂只怕會引起激變。而最重要的一條。即是心腹大患多爾袞還在,必須要靠吳三桂去對付多爾袞。

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孝莊太后斥責索尼死到臨頭,尚敢誣衊朝廷重臣云云。

而在清朝朝廷的善後工作中,有兩個年輕人被迅速得到了提拔。他們就是索尼地義子阿克頓和撻木格樂。這兩人在平叛中立下了功勞。分別被破格提升為盛京將軍和一等侍衛。這樣的提升是清朝從來沒有過地。一時間兩人也成為了朝廷中引人注目的新星。

撻木格樂心裡對孝莊太后的感激無以言表,他認為今天所獲得的一切。完全都是孝莊太后所賞賜給自己的。自己除了為太后披肝瀝膽,死而後已,根本找不到任何報答地辦法。

但他昔日地兄弟阿克頓,卻和吳三桂越走越近。不錯,自己的確成為了盛京將軍,但卻沒有屬於自己地軍事力量。只有抱緊了吳三桂這棵大樹,自己的仕途才會一帆風順……

爾後,清朝三個朝廷之間的征戰開始了。先是多爾袞發出討伐令,幾次向盛京朝廷發起攻擊。並號召所有的滿人起來反對盛京朝廷。在幾次與盛京軍隊的交鋒中,多爾袞都取得了勝利,這一戰果讓他的野心迅速得到了膨脹。

三月中旬的時候,多爾袞集中了清軍、蒙古軍隊一萬九千餘人,號稱十萬,饒過固勒米防線,企圖直接對盛京發起攻擊,一舉奠定局勢。此時的盛京,吳三桂的漢軍正紅旗正在側面襲擊多爾袞的老巢,城中僅只有被臨時調來穩定局勢的滿八旗之鑲藍旗一部而已!

在這樣危急的局面下,阿克頓挺身而出。在得到了孝莊太后和濟爾哈朗的全力支援下,這個僅僅二十對的年輕人,接過了防衛盛京的任務,並迅速展現了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華。

三月十七,在所有人都以為阿克頓會緊守盛京,等待吳三桂援軍到來的情況下,阿克頓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主動出城應戰。他集中起來盛京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包括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