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春坊先是不肯說,直到朱斌再三追問,他才囁嚅著道:
“下官早上喝了兩碗稀粥,一個多時辰前就已內急,因此……”
朱斌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這是我的不是了,自顧自說得高興,倒把這一條給忘了。從現在開始,朝會中有內急地可自行悄悄退出解決,只是不要發出太大的動靜……”
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見一條人影飛也似的衝出,朱斌看去,卻不是那左春坊,而居然是:兵部尚書黎風……
這一小插曲也極大地化解了朝會中的緊張氣氛。等到一眾大臣解決完生理需求回來,人人臉上都是如釋重負的樣子。那景平帝看著他們的樣子,笑道:
“看樣子咱們朝廷不合理的規矩的確很多。就這一條,要讓朕憋上一個時辰,那可實在是不行。所以,武英王要實施變革地真正原因,朕想大概也正在此吧。”
“陛下英明!”
朱斌乾脆讓大臣們在朝堂上用了中飯,又一口氣議了幾個時辰,眼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說道:“這次朝議的時間也太長了些,要是沒什麼其它問題就此散朝吧!”
散朝後,朱斌又把嶽謹元、黎風、張雲樂和孔浙揚這幾人請到了自己府中。才一進去,就趕緊著吩咐上飯,一邊拍著自己肚子,一邊笑道:“中午吃了碗麵條,不到一個時辰就又餓了,我看你們也是如此,今天我就弄點好吃地請請你們,別說我這當王爺的訊息。”
那幾名部下也當真餓得前胸貼後脊,想著一會的週年修珍饈美味,那黎風口水都快流了下來。誰想到,等王爺府的下人將晚飯送了上來,幾人卻看得目瞪口呆:
麵條!
又是麵條,滿滿的一大盆面。朱斌才吹出牛皮,這時簡直是面紅耳赤,連連叫喚夫人出來,卻只來了個陳圓圓。朱斌指著那一大盆麵條道:“圓圓,這,這就是你弄地晚飯?她們人呢,不在家好好待著,都跑哪去了?”
“夫人和幾位姐姐,這幾日都幫你去遊說那國債去了。你幾日都沒回來,自然不知。夫人和姐姐們辛苦,都要到掌燈時分才回來。”陳圓圓顯得有些委屈,說道:
“你一連幾天沒有回家。今日我派人到皇宮門口守著,見天快黑了還沒有散朝地意思,想著你今日也不會回來了,因此就將就著對付了點。誰想到你現在和幾位大人一齊回來,家中一時沒有準備,也只剩下了這些麵條……”
朱斌大是尷尬。指著那盆麵條吶吶地說道:“麵條好東西,好東西,我家圓圓從來做得一手絕佳美味的麵食,這東西又能充飢,從來都是我地最愛……”
幾位部下面面相覷。這位王爺也實在未免有些吹牛不臉紅了,方才還在那說什麼來著。偏偏圓圓又插了句:“這不是我做的啊,我也從來不會做麵食……”
“王爺,適才在朝上你說的改革科舉制度等二十九項,我以為甚好。”吃下一碗麵條,最不講究規矩的孔浙揚拍了拍肚子:“只是我大明各項弊端由來已久。新政一旦退出,面臨地阻力恐怕王爺得及早做出準備。”
朱斌點了點頭:“這點我已經想過了,何止是阻力二字,甚至會出現自殺抗爭諸如次類的行為。但不管發生什麼變化,變,一定要變。我大明只有徹底變了,才能從根本上強盛起來,而不是短短一個時期的強大。“我看王爺和諸位似乎都忽視了一個人。”嶽謹元放了下空碗。說道:“張溥,就是那位復社的領袖張溥。他是天下士子之首。平時素來以衛道自遵。咱們不說別的,就光改變科舉制度這條,王爺又事先沒有和他說過,他又豈能甘心?我看他必然要鼓動天下讀書人,鬧出一點風波出來……”
“不會吧?”張雲樂卻是個老實人:“王爺救過他地性命。又對他尊敬有加。他是個飽讀詩書的大才子。自然應當知書達理。若和王爺作對,只怕……”
黎風冷笑了聲:“他有什麼不敢做的?當年閹黨勢大。他亦敢發檄文討之。初時王爺助他,給了他種種待遇,他自然心滿意足。可現在就不同了,王爺的變革,已經觸痛到了他們的利益。自從南京之變後,他為了劃清自己與高弘圖等人的關係,宣佈退出復社,而又重新組織了個什麼陵社,在我看來,不得朝廷允許就組建這這那社,根本就是在和朝廷對抗。陵社也好,復社也罷,這些組織地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影響到朝廷的政令,把朝廷引到一條他們認為正確的路上來,我就八個字,禍國殃民,愚弄百姓
朱斌手裡端著飯碗,半晌不語。復社初立的時候,勇於和閹黨鬥爭,表現得還是非常勇敢的。但隨著復社的壯大,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