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連坐(1 / 1)

當時在朝堂之中,有人就曾用變法會敗壞社會風氣,來批判他! 畢竟天天提防著自己的鄰居,這樣鄰里鄉親的感情很難上去。 他們心中總是會存在著一種隔閡。 你今天跟他問好,私下裡也有可能是盯著他有沒有犯事。 想著怎樣舉報他,就算你不這樣想,對面的人也會防著你。 久而久之,人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奸猾。 沒變法之前,所有人都認為這樣下去,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將會暴露出來。 可是商鞅卻直接明瞭的告訴朝中大臣。 他這樣變法的目的就是要:人人奸猾。 商鞅的想法很簡單,表彰良民會對國家不利; 只有奸民才能更好的弱民。 最終達到利國的目的! 鄰里越疏遠、冷漠,監督和檢舉的時候就越沒心理負擔。 連坐制度就執行得越徹底。 將那些作奸犯科,甚至是對國家有害的事情。 提前扼殺在搖籃之中。 道理是:鄰里關係融合了,就容易互相包庇,隔壁大媽幫你介紹物件,隔壁二叔幫你帶孩子,堪稱模仿鄰居,你與人家相互恩惠,又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心中還好意思去舉報人家? 奸民治國,才是富國強兵之道—商鞅。 胡亥悠然說道:“簡單的舉一個例子來說:某個地方有一個大儒,手底下帶著一幫學生,大儒在講課的時候發現有的學生在下面搗亂,不停的說悄悄話,影響紀律。” “可當時大儒正好背對著學生,沒有發現是誰,於是就生氣的讓犯錯誤的同學主動站出來承認,否則所有人都要受罰。” “可能其他同學也只聽見聲音,並不知道是誰搗蛋。無奈大儒有權利管教他們,最後他們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乖乖受罰。” “這個大儒的做法可以稱為“連坐懲罰”大儒這樣做本來目的,可能是想透過這樣的懲罰方式告訴犯錯誤的學生,以後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不然,你一個人犯錯會讓所有的同學陪著你一起受罰。” “但是大儒也許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個犯錯的學生會在乎其他同學嗎?或者其他同學又沒有犯錯誤,憑什麼要和這個學生一起承擔這種懲罰?” 當大儒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並沒有真正地去考慮到這樣的“連坐懲罰”是一個不適用的決定。 “連坐制度”執行的物件不能是不分青紅皂白的陌生人,而是應該作用在一家人或者是一個真正的有利益相關的“團體”。 連坐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和預防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人都是自私的。 督促的前提是怕別人牽連到自己。 所以為了自己的權益,他們才會阻止別人。 可以說其中有一些迫不得已的意思。 這要是放成年人的世界裡,尤其是在這個時代認知短缺的百姓意識中。 從學生延伸到百姓,最後將會導致一個胡亥作為帝王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被無辜懲罰的百姓們開始痛恨、討厭這個居住地,討厭掌權者,討厭大秦! 甚至認為如果他們不是大秦的一份子或許就可以不被連坐處罰; 而那些犯罪的也會埋怨大秦。 因為這個連坐懲罰,他犯的懲罰本來不大。 但是因為連坐他受罰出來之後,卻成為了所有鄰居的眾矢之地。 不僅被孤立,還成天處於他們的冷眼相待當中,畢竟是你“連累”了他們。 本來他想出來之後好好做人重新開始。可外界對他的影響只會使他的情緒越來越差,甚至走上更嚴重的犯罪道路。 李斯感覺出自家陛下胡亥是想表達“連坐懲罰”的方式,並不能對百姓的生活帶來積極的效果和影響。 反而會讓百姓對鄰居以及大秦產生一種敵意和厭惡的情緒。 李斯心中有些苦苦悶,為什麼要用這個來舉例。 想當年他求學時,那可是天不亮就起床。 跑了二十多里路,只為在老師講課的學堂裡面,有個一席之地。 那些大儒的態度都非常的高傲,教學時的?辭從未稍有委婉。 那時候的自己還是一個普通百姓,陪侍在老師左右,低?側?向他請教; 無緣無故遭到老師的訓斥也是時有發生。 這個時候自己非但不能有絲毫的生氣。 態度也必須更加恭敬。 禮序更為周到。 不敢說一句話去頂嘴。 否則在這個求學之路極為匱乏的地方。 想要獲取知識就是難如登天。 像這種在課堂之上,犯錯誤而不承認的情況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自己哪能有胡亥身為皇子的教學條件。 不僅是一對一單獨教學。 而且在胡亥犯錯誤的時候,趙高不僅不給予批評,還給予鼓勵。 “那不知陛下想要如何改正目前的連坐制度?” 胡亥道:“連坐制度當然要繼續執行下去,只是對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簡單修改即可。” “就比如這些什伍的鄰居,他們有可能在鄰座制度的影響下互相監督互相警惕,可是有的鄰里關係不好。”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