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看著孔賢,臉上帶著安慰之意:“孔賢,朕知道你們儒家無非就是在這百家時期,爭一份地位,宣揚你們的思想。” 孔賢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 爭? 以後誰還爭得過法家? 思想沒宣傳的過,地還丟了,自己應該是混得最慘的孔家人。 “可朕跟你們的思想不一樣,你們要的是一家獨大,朕要的是要百家爭鳴,一家獨大不能使國家富強,那種單一的思想不是朕要看見的,朕開智的主要目的就是豐富百姓的思想,增加他們的創造力!” “所以朕決定不日後將開啟拍賣會獲得皇家學院的第一批董事和啟動資金,之後將會邀請諸子百家中較為出色和實用的幾家裡面的代表人物,前來皇家學院任職。” “朕會給你們一些準備時間,讓你們的思想寫成一本書由朕來幫他們印刷,這個皇家學院只是一個示範地點,過一段時間天下間將會有數不清的學院和各地都會開設學府。到那時你們可以提供一些出色的弟子,去宣揚你們的知識。” 這一刻反倒讓李斯有些意想不到。 本來躲在旁邊看熱鬧高興的情緒,瞬間被這一句話給沖淡了。 這是什麼意思? 自己搞了半天,只獲得了出第一本書的榮譽? 以後這個該死的討厭儒家還是要和自己並列。 不僅如此,陛下這個意思還是要將其他的百家提上來一部分。 是要限制自己的法家,怕法家一家獨大嗎? 李斯略微沉吟了片刻,還是站出來說的:“陛下,古往今來,學習其他思想並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最終只重視一個,這樣才能夠學得通透。” “什麼都學,那不是一個大雜燴了嗎,如何能夠培養人才?” 胡亥毫不猶豫的直接說道:“朕會開設學院和學府,學院的學習年限為兩年,在這兩年裡課程比較複雜,儒家、法家、農家甚至是兵家也要有所瞭解。” “最終透過兩年之後的考核,哪一門成績好就可以調動到相應的學府主修一家。” 李斯有些失望,其他幾家不確定。 現如今儒家和農家已經確定,可這個農家他們法家也是向來不對付。 秦律當時懲治的主要就是一批農人,兵家與世無爭。 天下本來儒家得罪的人最多,自從始皇帝登基大肆推廣法家以來,就變成了法家得罪的人最多。 他們各家抱團取暖,抵制法家。 如果這樣開設學府,李斯擔心會遭到針對。 可眼下看陛下開設學府的心意已決,他還是有些不甘心的問道:“陛下,秦律乃是治國之本,陛下之前也說過,以後大秦要一直實現依法治國。” “如此一來法律的意識肯定不能夠淡薄,不知這法家的課程該如何安排?” 胡亥面不改色十分淡然的說道:“李斯,秦律只要讓人們有一定的認識足以,不需要每個人都做到非常精通,肯定和其他的課程安排一樣,先由學院再到學府。” “大秦需要的是人才,既然如此,就不應該再給他們增加一些繁重的課程,你秦律重要!其他的就不重要嗎?” “咱們吃的糧食哪一些不是來自那些農人?戰場上的那些將領哪一些沒有受到過兵家的影響?” 兵家的首領好像是王翦!這個傢伙自從自己登基以來就沒有見過他一面。 他的曾孫自己倒是挺有意思。 或許可以讓韓信離開之前帶他去見一見王翦。 胡亥繼續說道:“大秦只要確定了依法治國的方針,法家就永遠排在第一位。” 李斯有些失望:“老臣遵旨,一定會全力支援開設學院和學府的事。” 胡亥看著李斯連忙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交由你去辦,你抓緊時間去聯絡各家的負責人,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只要不涉及國家的利益都可以。” 李斯內心有些苦澀,陛下,能不能換個人啊? 光是農家的高層,我都砍了幾個。 胡亥看著李斯臉上竟然有些委屈,他也不想這麼做,可你這個百家之人代表大秦去聯絡,效果肯定要比其他人去好。 明面上自己肯定得這樣說, 只要不涉及國家的根本利益,你可以去把它綁來呀! 實在不行就威逼恐嚇。 孔賢有些困惑,還是一臉茫然的看著胡亥。 現如今對儒家來說,已經是最好的一種情況。 和法家並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就是不知道其他百家課程該如何安排。 幾百家學院也不可能同時學,應該也是分成幾組。 胡亥看著孔賢呆呆的站在那裡:“孔賢你將儒家的思想濃縮成一本書,這本書是在以後的學院中作為課本使用。” 胡亥想了想,又接著補充道:“儒家的知識非常的龐雜,短時間內恐怕難以解決這件事情,就讓蕭何和葛武去輔佐你。” 孔賢眨了眨眼睛,腦海中找到了恩科第一蕭何和恩科第三葛武的資訊。 兩個新人? 這明顯就是怕自己出書不放心,說的好聽是負責,說的不好聽就是來監督自己的。 “諾!” 唉!這也是自己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只希望以後不會揹負上對不起儒家的罵名。 蕭何和葛武聽到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