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是在後世刷短影片看到的感覺非常有意思。 於是詳細瞭解了一下。 結果越瞭解越感覺不可思議。 孔子有多牛!就連春秋時期魯定公執政公山牛發動了叛亂。 孔子想讓魯定公直接兵力去鎮壓,結果魯定公連個招呼沒打就跑了。 孔子一看魯定公根本靠不住,於是挺身而出親自率兵反擊。 直接在兵力弱勢的情況下將公山牛按在地上,瘋狂的摩擦。 這還是在孔子的前期。 到後期門下有72弟子,外加3000門徒,每個小弟都是近戰能砍殺,遠端能騎射的狠角色。 如果碰到不服或者是小型叛亂,都不用向其他人借兵,就憑著這3000人足以平叛。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古人自古以來就明白所有的道理都是從槍桿子裡面出來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 沒有更好的傳播儒家思想,那就得需要一些本錢。 否則連門檻都進不去。 朝堂上的大臣看到孔賢一時之間被胡亥懟的啞口無言,心中非常解氣。 平常儒家自命清高,看不上那個看不上這個,就連這次去邀請他們合作,也擺著個臭架子。 還不能親自去招惹他們。 否則以他們的影響力一傳十十傳百。 還會將你的形象故意醜化寫在書上告知天下。 哪怕是始皇帝他們都沒有放在眼裡。 始皇帝設定的博士宮就是大秦的最高學者官位。 可儒家依舊不滿足。 還想將手伸向儲君之位。 真是該死!!! 朝中大臣又想起胡亥口中所描述的孔子形象,有的人嘴角微微抽搐,似乎在努力憋著笑; 有的人眼睛眯成一條縫,拼命想把即將溢位的笑意藏起來; 還有的人臉上的肌肉緊繃著,臉色漲得通紅,彷彿下一秒就要忍不住笑出聲來。 然而,他們都強忍著,不敢在這嚴肅的朝堂上失態。 胡亥看見孔賢陷入了沉默,從袖口裡拿出一本書…李子。 李斯前幾日已經整理完畢,上面有秦律和李斯對法律的見解,包括一部分關於李斯的自傳,都一併寫了上去。 胡亥準備一個月之後關內一人一本。 胡亥將手中的李子遞給劉奇:“將此物給孔賢看看。” “諾!” 孔賢不知道胡亥在玩什麼把戲,這書封面上的李子是什麼鬼。 而且這書的材質跟之前的三字經非常相似。 摸著還非常的新,難道是剛出來不久? 孔賢翻了翻,越翻越心驚。 這上面寫的竟然全都是關於秦律方面的見解和李斯的個人生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書籍! 孔賢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猜測。 朝中大臣看著孔賢自從拿到手上那本書之後,臉色變得比之前還要難看。 都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 “各位,孔賢手中拿的乃是李子,大秦第一本關於秦律的書籍,裡面有對秦律的見解和剖析,朕看了受益良多。” “如今朕已經掌握了批次印刷的技術,就像之前的三字經一樣,孔賢手中所拿的書籍證想要有多少本,那就可以有多少本!” “相信等不久的將來,大秦人人都可以瞭解秦律,將律法深入到骨髓,增強法律意識,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國。” 孔賢聽到這手中的書一個沒拿穩,突然間掉落在地。 他有些失魂落魄的將書撿起。 儒家之所以能夠強盛至今,主要依靠的就是…書籍。 因為這個時代的書籍是非常難獲得的。 而孔子當年門下弟子眾多,製作了很多書籍。 在遊遍列國的時候,也就將大量的書籍留在了當地傳播。 很多學子在學識字之前都會將儒家書籍拿過來通讀幾遍。 他們儒家的人數已經多起來,這樣的局面就造成了誰要敢說儒家的不好,就會在書籍上寫下關於那人的殘暴之事,哪怕沒有他們也會將此事誇大其談。 這也就導致了天下間沒有人敢去惹儒家。 如果誰敢惹他們,就會讓他見識一下儒家的筆有多麼的鋒利。 可現在局勢反轉了,從胡亥的口中得知只要短短數十日,就可以讓天下人都人手一本李子。 而且現在紙張的價格如此便宜,如果以後印刷一些批判儒家的書籍,或者是紙張。 供這些剛剛識字的百姓閱讀。 那對儒家的打擊和影響竟是毀天滅地的。 諸子百家之爭,爭的是思想,更爭的是書籍。 除非他們儒家也掌握一門胡亥口中的印刷技術,否則儒家在胡亥的攻勢下消亡是註定的。 孔賢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這一口氣嘆出眼中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光亮和鬥志。 他心中的歉意非常之深,有一種預感儒家要在他的手中走向滅亡。 他孔賢愧對於列祖列宗。 胡亥看著孔賢這一副失落和沮喪的樣子,非常的消沉。 搞什麼,看一本書道心就崩了嗎? 你孔賢可謂是儒家的扛把子,你心態炸了,我以後語文班主任找誰去? 可這個孔賢也算是一個聰明人,只看一眼,根據之前的推算就能知道以後儒家的走向。 胡亥不久之後就準備開設學府,老師和所學的課題其中必定有儒家的一席之地。 但是對儒家的思想還是要進行篩選,然後才交給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