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到八十歲的時候就跟隨佛陀出家了,他是有部的,娑婆多部的出家。出家以後就隨比丘去託缽,這個城中的少年就譏嫌他說,你這個老比丘八十歲才出家,年老力衰,無所進取,託居清流,圖之飽食。年紀大了才出家,在道業上已經很難成就了,就這樣譏嫌他。
脅尊者這個人有志向,立定一個誓願說:我三年之內一定要斷三界欲,精通三藏,一方面斷三界欲,一方面精通三藏。所以他怎麼做呢?就是“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白天在解門上用功,晚上在行門的止觀用功,解行並重,終於成就了阿羅漢,三年之內果然是精通三藏,也成就了阿羅漢果。
看這個意思,這個修行還不在乎你幾歲出家。這個修行不是蠻幹盲幹,不是說你心力強就怎麼樣。《楞嚴經》講一個譬喻說,說繩子打了一個結,我們如果不知道善巧,只是往兩邊拉扯,只有讓這個結越結越深。你一定是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從中間把那個結解開,要有善巧。就是說我們在三界的流轉,它是一個軌則,“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為有無明,所以就會有有漏的業力,有這個有漏的業力,就創造了一個有漏的心識,有這個有漏的阿賴耶識,就去得果報,惑業苦。
那怎麼辦呢?“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你一定是要把生起雜染因緣的這個因地給消滅了,這個果報才會消滅。就是你要知道一切法生起的根源,它是怎麼生起的,它是怎麼還滅的,你一定是掌控了這個原則才可以。那麼你只是心力很強,橫衝直撞,你只有一次一次地加強你的邪見,更加增長邪見。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很慈悲地指出這個修習的關鍵點就是——“討究佛法第一要務”,提出這樣的一個觀念。
第一段是一個總標,把這個佛法的重要性標出來,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蕅益大師就破除當時的一些錯誤的觀念,先提出觀念的相貌,再正式地破除。
有謬雲,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唸佛。
在當時就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說,你這個人年輕出家,非常好,精神體力旺盛,好好地研究教理;那麼你這個人年紀大了,算了算了,好好唸佛就算了,只堪唸佛。當然這樣的觀念會錯誤地引導很多修行人。蕅益大師提出他的破斥:
豈年少不必唸佛,年老不可習教,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
難道說年少就不必唸佛,年老而不可習教?我過去就遇到這樣的比丘,他跟我講說,他說他不要研究教理,他要好好修行就好了。我說你為什麼不研究教理呢?他說他不做法師。其實這個研究教理不是做法師用的,這個教理是你自己要受用的,這個做法師那是隨順因緣,你從自受用,這個時候你對佛法的感動,你對佛法的感恩,你覺得你有一份的使命感,把你曾經受益的法流通後世。不是說你一開始就認為說,佛陀講那麼多經論是講給別人聽的,那麼這樣子“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佛法跟世間的行業是一樣的,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成名天下聞,苦讀聖賢書就是為了得到半生的功名。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學習佛法的目的是要自受用,是在引導我們修行,並不是說你不弘揚佛法你就不研究教理,不是的。不管你年輕、不管你年老,你一開始下手,就是解行並重,一開始下手就是解行並重。
這個舉我們淨土宗來說好了。淨土宗的一個重點——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之通途,然後才有所謂的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之正宗。換句話說,我們求生淨土的一個根本理想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假設我們沒有真實地發起菩提心,那麼我們唸佛這個目標就開始模糊,因為諸天也是種種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它也是種種安樂的境界,而淨土之所以不共於諸天,就是在於淨土它有一種清淨的聖道的功德。所以說,如果我們剛開始沒有從大乘經典生起一個要成佛的願力,只是一昧地念佛,把這個佛號念得綿綿密密,把妄想暫時地伏住,而內心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要追求聖道的決心,這樣子跟淨土是不相應的。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樣子的一個觀念呢?那就是研究《彌陀要解》才知道的,不是我們一路唸佛就能夠知道,“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可能有這種事情。不是說你一路唸佛你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這個
“止”是不能引生智慧的。止是成就禪定,智慧的因緣是來自於聞思的基礎。
所以蓮池大師他也說,他說,我一生崇尚唸佛,但是勤勤懇懇勸人看教。因為我們不看教理,我們很難明白這句佛號應該如何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