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我們也能夠跟這些無漏的真理相應,但是我們從無漏真理出來的時候,從空出假,來到這個凡夫的塵勞世界的時候,我們會做一些事情。然後我們會發覺有些事情做了以後,它是隨順聖道,就是你這件事情做了以後對於你下一次的打坐是相隨順的,增上的;有些事情你做了以後,你再打坐就不相應了,障道了。我們從經驗當中我們能夠感覺得出來,我們的行為對我們的止觀是會影響的,當然我們只能把我們過去的經驗整理出一套軌範,但是佛陀的一切種智,他能夠明白無量無邊的緣起,他能夠事先就告訴我們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超生脫死、什麼事情墮坑落塹。
古德有一句話說:根本智易開,後得智難明。觀一切法空,這件事情不難,但是你要能夠決擇出一條明確的道路使令人能夠解脫,這就不容易了。戒法能夠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明白地告訴我們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脫死、何路墮坑落塹,在黑暗當中引導我們一條光明的道路。這是總標持戒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再看第二段,
二、別明
凡發心起行,親師取友,擇法眼目,看教指歸,功夫要訣,鉅細精粗,無不從學戒而辨。
我們剛開始先成就我們的根本,就是菩提心跟正知見。有了菩提心之後就開始“親師取友”,親近善知識,我們會選擇善知識。然後學習佛法,學習佛法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擇法眼目”,就是選擇一個正確的教法;“看教指歸”,這個是講理,理法,無量無邊的教它有一個道理,或者空性的道理,或者真如的道理;“功夫要訣”,這是行法,各式各樣修行的法門。
我們發心開始去修行的時候,不管我們親近善知識,不管我們學習佛法,這當中有鉅細精粗的差別,大功德的、大乘的廣大功德,或者小乘的功德,或者這個功德是精緻的或者是粗糙的,這當中都是以戒法來做判斷標準。大小乘的判定,乃至於大乘當中它有精跟粗,大乘又分成通別圓,大乘三系。智者大師在判定的時候是以智慧,以智慧來判定。但是智慧不容易判定,一般人不容易從智慧去判定這個教法的淺深。就是判定的方法很多,但是最容易判斷的就是持戒,從一個人的持戒看得出來。
比如小乘的戒法,小乘的戒法只強調誓斷一切惡,它對於誓修一切善——佛菩薩一切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法門的學習不生好樂;對於誓度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中流轉,他也不生悲憫,他但持斷惡這個戒,所以這個功德就是比較小。大乘的菩薩不同,他能夠斷惡修善度眾生。所以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地從一個持戒的角度來看出這個人或者這個法的鉅細精粗,這是很容易瞭解的。這個判定標準,蕅益大師再把它發揮出來:
故從上佛祖,雖教觀有偏圓權實,種種不同,未有不以戒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
所以說從佛陀跟歷代傳承的祖師,當然這些大善知識都安排了一些教法跟觀法來引導我們。把它作一個整理,它有偏圓權實的差別。這個“偏”就是它不合乎中道。說凡夫著有,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的;二乘偏空,二乘但是歡喜空性,對於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不生好樂,這都是偏一邊的;大乘的菩薩他能夠觀察即空即假即中,真俗雙照,這個是“圓”。當然也有“權”跟“實”這個方便或者是究竟的功德。或者我們說偏、圓是約著因地的修學,這個權、實約果地的功德,也可以是這樣講。因地有偏、圓的不同,果地功德有權、實的差別。
這種諸佛菩薩跟聖人的抉擇的教觀,“未有不以戒為初基,以戒來判定邪正”,戒是一個所有法門的基礎,而且它是一個邪正的判定標準。
《楞嚴經》講五十陰魔,說有些法師末法時代他有種種的神通,他升法座以後能夠一下子出現、一下子消失,一下子消失、一下子出現,乃至於能夠小中變大、大中變小,顯現種種的神變,但是他讚歎□□,說□□不是障道法,讚歎男女□□的功德。從這個地方,我們剛開始看見他顯神通,我們不知道這個人是邪是正,他是一個大功德的或者是一個魔的境界我們很難判定,但是他講話明確地違背了佛的戒法,違背佛的制教,那這個就清楚,這個就是邪。在《楞嚴經》佛陀是這樣來判定的,就是他所說的話違背了佛陀的制教,那這個就是邪魔外道。所以說,在教法上雖然有一些偏圓權實的差別,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戒,它是一個基礎,它是一個判定邪正的標準。
所以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清淨明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