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沒用過這些標點符號嘛,文章不也照樣讀,意思不也照樣明白?”
季正洋搖了搖頭,笑著反駁道:
“話雖如此,但有了這些標點符號,你的閱讀體驗會大不一樣。
就像吃飯時有了筷子和勺子,雖然用手也能吃。
但用工具吃起來不是更方便、更美味嗎?”
在古代,文章的解讀全靠讀者的語感、語氣助詞和語法結構來斷句,這樣的閱讀方式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經常出現歧義,甚至鬧出笑話。
直到1919年,經過胡適、錢玄同等教授的提議。
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頒佈了新式標點符號。
給文字閱讀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想象一下,作為一個現代人,季正洋在研讀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唐朝書籍時,就像是在破解一個個古老的密碼,頭疼不已。
而標點符號的引入,就如同給騎兵配上了馬鐙,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季正洋深知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於是決定給李恪上一堂生動的課。
“你看這句話,‘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覺得是什麼意思?”
季正洋故意賣了個關子。
李恪掃了一眼,滿不在乎地說:
“這還不簡單,不就是留客的意思嘛,有啥難的。”
季正洋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你再仔細看看,這句話可沒那麼簡單哦。”
李恪皺了皺眉,又讀了幾遍,發現這句子確實有點繞人。
似乎在“留”與“不留”之間搖擺不定。
季正洋看著李恪一臉困惑的樣子,心中暗自竊喜。
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開始給李恪講解:
“逗號呢,就是用來給句子中間的小停頓打個標記;
句號表示一句話說完了;
問號嘛,就是用來提問的;
感嘆號則是用來表達強烈的感情的。”
李恪雖然貴為皇子,但也不是草包,一聽就明白了。
季正洋見狀,故意挑戰他:
“來,你試試用這四種標點符號,去給‘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句話斷句,我保證你能得到10種不同的解讀。”
李恪一聽,有些不信,心想:
“怎麼可能?這句子再怎麼斷,也就那幾種意思吧。”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