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都是值得讚歎的,佛陀內心安住在清淨的智慧與慈悲中,他的身口意已沒有任何的過失,但顛倒眾生還是會毀謗他。佛陀如何面對這因緣呢?佛默不對,佛陀所採取的行動是默然不回應。瞋罵不是單方面的,一個碗敲不響,所以佛陀不響應,對方的瞋罵就停止了。
等到對方心平氣和,佛陀問對方說: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若你準備禮品贈送對方,對方不接受,這禮品最後是否迴歸於你?對曰:歸矣。送禮給對方,對方不接受,禮物當然迴歸於我。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你現在以惡劣言詞罵我,本來是想傷害我,但我對你罵人的言詞不受。不受是修行人的智慧,佛陀內心遊於甚深法性三昧,他能不著於外境,則對方所罵的言詞,終將歸於自身。
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猶如在空谷中發出音聲,一定有迴響。這是譬喻說,自己若造惡因,這惡因一定會給自己的生命召感痛苦的果報,這就是響。或如影隨形,形是所造的惡因,影是惡果,惡因必召感惡果,所以慎勿為惡。
這裡經文開示,在末法時代修學聖道,我們會顯得與眾不同,因為我們不想與顛倒眾生同流合汙,這時別人見我們斷惡修善,會產生嫉妒心而想破壞我們的修行,這時我們有兩種選擇:
(一)受:前面第六章忍惡無瞋的方法是接受,接受以後再思惟因緣,思惟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或思惟這個人是我的善知識,他是來成就我忍辱與寬容的功德。
(二)不受:自己也可以直接選擇不受,罵不罵是由他,受不受是歸自己,我們不一定要接受,也可以選擇不受。若要選擇不受,心中必須有法寶的攝持,否則無法不受。前面對惡因緣是偏重在觀,先接受,再用觀想的方法來化解;這裡的化解障礙是偏重在修止。
《大乘起信論》開示修止的方法有兩個:
(一)真如三昧:這是無相三昧,內心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安住在空性中。修真如無相三昧,心就能不受。
(二)一相三昧:若覺得修無相三昧的境界太高,可修一相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如內心有誦大悲咒或唸佛的念力,當遇惡因緣時,自己能把心帶回家,內心安住在大悲咒或佛號上,你對外境不受。因為大悲咒或佛號都是有相,但它是一相,所以稱為一相三昧,如此自己也能不受。
前面第六章化解惡因緣的方法是修觀,這一段經文是修止而不受。《大乘起信論》說,我們可以先修止而不受,因為惡因緣的勢力可能很強,如果自己有這種業力,你對他的言詞會很在乎,因為這是衝著你的業力而來。如果一開始就受,可能衝擊力會很大,所以《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勸勉我們,若遇惡因緣,剛開始第一個念頭,首先把心帶回家先不受,讓自己心平氣和以後,再把這個家的門開啟,觀察面對這惡因緣,作隨緣消舊業想,當善知識想,這時自己會更有把握面對這逆境。所以先不受,不受一段時間以後再受,受了以後,再以智慧來觀察化解障礙。
諸位要知道,修行是心中的戒定慧與生命中無量無邊的障礙在對抗,在這過程中,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蕅益大師說,自己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隨順內心佛性的真實功德,這猶如光明;自己所遇到的障礙,包括內心的煩惱及外在的環境,這些都是虛妄的境界;真實永遠能戰勝虛妄,自己要相信這個真理。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一定會跌倒,雖然過去受因緣刺激,在對治它時失敗十次、百次,這都沒關係,只要曾經成功過一次,如理的依止止觀消滅心中的障礙,這時信心就會大增,以後情況就不同,為什麼呢?因為這次的成功是真實的,其它全是虛妄的。
如佛陀在凡夫位時,也是經過很多次的失敗,如《佛本生經》中說,佛陀在因地時也有破戒的事情,但最後一次的成功就成道了。為什麼呢?因為修行是真實的功德,障礙是虛妄的境界。在佛法的修學中,並不怕煩惱障礙重,也不怕罪業重,因為這都是虛妄的,最怕的是自己不願嘗試修學戒定慧聖道,不願嘗試踏出修學聖道的第一步,則這個人的生命就沒有進步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願意嘗試,生命就有希望,因為光明永遠能破除黑暗,不論黑暗有多麼深重,只要心中生起光明,生命就能扭轉改變。
第八章 塵唾自汙
前面的兩章書,說明別人傷害我們時該如何化解,這一章是勸勉我們不要傷害他人。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